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没当上兵,却成了成百上千战士的“兵妈妈”(图)
//www.workercn.cn2016-08-0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1998年中秋节,当拥军妈妈们得知武警战士小童和小李的南方老家发洪水,房子被冲垮,鱼塘养的鱼被冲走,小李母亲还患上严重的血吸虫病……妈妈们当场就捐出随身携带的2000余元,并发动更多的热心人为他们捐款,两个战士泪流满面。贾美荣又联系当地民政部门,为小李病危的母亲提供免费治疗。当年年底,两位战士因工作突出,都被评为“优秀士兵”。南方军属们为拥军妈妈们邮来了成袋的特产莲子,送来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锦旗。

  2002年,贾美荣又与妹妹一起成立婚介所,义务为大龄官兵牵红线、搭鹊桥,帮助上百名军人喜结良缘。2004年,她与儿子李兵共同创办了全国首家拥军旅行社。旅行社成立当天,她组织23名来自军队的离退休干部、军烈属、伤残军人等新老功臣,免费到孟良崮战役旅游景点参观。

  女儿李玉创办实业,优先招收安置军嫂和下岗工人,免费为部队培训摄影人才,先后向部队捐赠照相机30余台,义务为3500余名新兵拍摄“戎装第一照”,为1000多位退伍老兵制作相册合集。

  2014年,在泰安市民政局支持下,泰安市第一个社会拥军优抚组织——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成立,90余人现场签订爱心资助协议,为军人军属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扶和资助。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军人子女领取助学资助金。

  随着时代的进步,贾美荣的拥军路也变得更宽,方式更多,书信拥军、电话拥军、网络拥军,沟通方式与时俱进。谈起今后的打算,贾美荣希望拥军优属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能够带动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家加入到拥军和公益慈善队伍中,成为强军梦、拥军情的忠实践行者。

  贾美荣常说:“拥军也要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式,但始终如一的是要有一颗妈妈的心。”

  贾美荣曾在全国创下5个纪录:1990年率先开通“军人服务热线”;1995年成立首支“拥军妈妈队”;2001年创办首家拥军旅行社;连续49年走访部队;27年与战士们欢度春节。

  近50年来,她进军营做报告数百次,收到全国各地官兵来信1万余封,结缘2000多名“兵儿子”,经她教育鼓励的战士,先后有1000多人当上了连队骨干,120余人考上军校或提升为军官;她还为数百位官兵介绍对象,100多位已喜结良缘。目前,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正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活动,让全民参与双拥共建活动,“互联网+”的拥军新思维,影响到50多万人参与广泛的拥军互动。

  贾美荣的拥军义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泰安市双拥办赠送贾美荣的一方金匾上写着:“引线情牵子弟兵,电波倾注慈母情。”她还曾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拥军模范代表,参加了全军“庆祝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在座谈会上代表拥军模范做了典型发言。

  在贾美荣的影响下,一大批拥军和公益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2010年,贾美荣带领成立的“泰安市双拥志愿者队伍”获得“山东省拥军社会化十佳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泰安市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基层双拥模范单位”称号。

  作为泰安规模最大的公益组织,泰山爱心人慈善协会会长高红梅介绍说,在贾妈妈的感召下,5000多名慈善志愿者常年奔波在泰安城乡,为现役军人家属及部分困难伤残老兵送温暖。

  多年来,泰安市推进典范带动,大力开展部门拥军、行业拥军、社区拥军、“两新”组织拥军,双拥工作在军民深度融合中实现新跨越,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2年、2016年六次被国家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下属6个县市区实现了“全省双拥模范县”满堂红,正呈现出新时期泰安社会化拥军的“多彩画卷”。(本报记者宫喜祥 冯杰)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