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林妈妈和她的40多个“儿女”
//www.workercn.cn2016-06-17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缘分:素昧平生,遇到后就操起“父母心”

    2008年,在与朋友的一次聚会中,林会芳听说六合区有三胞胎姐妹,因为家里穷面临辍学,她主动找到这户农家,希望帮助这3个孩子。

    “3个孩子当时上初中,学习成绩都不错。”林会芳介绍,当时她就把这3个孩子接到下关上学,初中毕业后帮她们联系了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孩子的兴趣分别选了会计、计算机、营销专业,学费和生活费均由她来承担。如今,孩子们大专毕业,已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各自有了男朋友,日子过得很幸福。

    每当谈起这些孩子的成长,林会芳就会特别自豪。今年14岁的陈芊从出生就没有看见过五彩世界,但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令她自暴自弃。她学习成绩优异,还有幸成为南京青奥会火炬手。

    “芊芊是全国第一个适龄随班就读的盲童,得知她的情况后,我当时就给孩子资助了5000元,去年还给她购置了电脑。孩子很上进,2014年升入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明年就中考了。她就是我的‘女儿’,我会一直关心孩子的。”林会芳说。

    遇到之前素昧平生,遇到之后操起父母心。这正是林会芳与困难孩子之间的特殊缘分。

    在经济资助之外,林会芳还从心理上、情感上关心这些孩子。在与受资助孩子第一次见面时,她都会告诉他们:“困难是暂时的,咱们一起克服。”

    感恩:  “林妈妈”,我们永远是您的“儿女”

    林会芳的浓浓爱心,也换来了受助家长和孩子们的真情回报。

    陈芊的妈妈被林会芳的善举所感动,主动去做慈善义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杨梦蝶是林会芳的“女儿”。考上大学后,她对林会芳说:“妈妈,这些年您辛苦了!如今,我已走进大学的校门,可以勤工俭学,您把资助我的钱用到更需要的孩子身上吧!”

    张晨是林会芳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张晨用第一份工资给林会芳买了补品,想让“林妈妈”身体好一点。

    “我们不但永远感恩‘林妈妈’,也会学习‘林妈妈’,用自己的力量去关心和爱护身边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昨天,受助学生沙龙说。

    “每次听到、看到孩子们说‘妈妈,我们永远爱您’,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会芳说。

    (本报记者 马道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