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透支自己照亮乡亲的王胜:一个村支书的生命屐印
//www.workercn.cn2014-06-27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百果庄园

  如果一定要说王胜在西石河村的所有“杰作”中,哪一部作品最具代表性,就算是“代表作”吧,那肯定是百果庄园。

  所谓“百果庄园”,就是栽培着多种果树的大园子,“百”在这里是个借代不是实指,象征品种繁多而奇特。是的,从2000年6月到现在,百果庄园先后投资近八千万元,种植名、优、特、稀树种160多种,26万株,分为桃、杏、李子、核桃、苹果、枣类等66个植物区。是首批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亦是省内最大的“农家乐”旅游风景区。

  这天恰逢周日,也是六一儿童节,时值盛果季节,百果庄园景区门前的停车场已经爆满,许多还是外地牌照。尽管天气炎热,但园内却游人如织。漫山遍野的果树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展翠吐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杏儿黄了,樱桃红了,桑葚紫了,苹果和毛桃挂果了,枣树上盛开着一片米黄色的小碎花。游人结伴嬉戏赏玩,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塑料袋,有的已经采摘满了,有的则在路边的杏林里钻着,还不时传来笑声:呵呵,快来这里吧,这杏可好吃了!原来,游客进门时,都会得到管理人员赠送的一个袋子,进来后可以自由采摘各类水果。现在,正是杏的成熟期,游客们都在兴高采烈地采摘。他们告诉我,仅杏树,就有六十多个品种。

  是的,百果庄园很大,占地面积五千余亩,曾是村里的荒岗野坡地。

  把几千亩荒坡地变成“大果园”,是王胜今生靠“灵感”的火花迸发而“构思”创作出的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皇皇巨著。

  那是1999年的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胜去四川都江堰考察,当地的农家生态旅游异常火爆,这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晚上睡不着觉时,他突然就想到“我西石河难道就不能搞这个吗”。可在哪儿搞呢?村南的荒岗,都是坡地,改造出来,种上果树,搞个大果园,有了水果,但不卖,弄个“观光游”和 “采摘”,把城里人都吸引过来,

  回来后,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个果园假如只是种果树、卖水果,他的收入是有限的,假如搞生态农业,把城里人吸引过来,把果园当作一种旅游项目来经营,它的效益就会成倍地往上翻,并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一定非常可观。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头萌生:借鉴都江堰生态旅游新模式,建设冀南地区最大的生态观光园,最终建成一个“树上超市、鲜果采摘、绿色盛宴、天然氧吧”的生态旅游胜地,那样的话,西石河就会变成真正的“人间天堂”。

  如今,百果庄园不但有“百果”,还有养鱼池、游泳池、钓鱼台,各式亭台楼阁以及福寿园和戏水中心等观赏娱乐设施,并修建了国内最大的真石假山。

  以大专院校为依托,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聘请果树、农业、林业、水土保持、旅游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规划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高起点对庄园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采用爆破整地、地膜覆盖,ABT生根粉、果树整形修剪、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微灌节水等数十项先进实用技术;园区内实施林药间作、林草间作、林花间作,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又可提高农业综合利用能力,加快山区开发,最大胆也最成功地尝试以一种崭新的模式使北方丘陵区的农民增收致富。

  一晃14年过去了,昔日的不毛之地、荒凉之景,今天的绿茵如盖、瓜果飘香。我们且不说百果庄园为西石河带来了多少好处,只说大地上这一景物的变迁,从衰颓的消失到辉煌的诞生,王胜的功德,就足以感动人心。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