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一团面,她能给你整(蒸)出一个童话世界-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给她一团面,她能给你整(蒸)出一个童话世界

2019-04-08 07:50:15

  捏泥人、橡皮泥捏小动物常见吧!

  你见过面团里蒸出的“童话世界”吗!

  福娃、美人鱼、小猪……都用面团制作的,神奇吧!

  新疆昌吉市甘惠琼没有学过绘画,今年49岁的她,喜欢与面团打交道,用面团制作花馍并创造出一个惟妙惟肖的“童话世界”。

  为制作花馍深夜揉面团一坐6小时以上

  甘惠琼讲到,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童心,活得简单一点儿,快乐自然就多了。

  在大千世界里制作花馍人的很多,但甘惠琼制作花馍的原材料就是普通的面粉、温水,用到的颜色也是可食用的,需要绿色就在面粉里放点抹茶粉,黑色就放些可可粉……

  甘惠琼介绍,在准备原材料、和面、发酵、揉面、配色、造型、上蒸,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尤其是揉面,最花费力气。”

  做一次馍馍,甘惠琼基本上都要用6小时以上。为了不受干扰,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她常常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待在厨房,享受着制作的快乐。

  流言蜚语 磨灭不了做花馍的决心

  甘惠琼回忆,有一次制作一组花馍童话题材人物发美食圈。

  其中一些网友开始“语言攻击”,好多人公开说,把花馍做成小人,摆在桌子上不妥。

  刚开始,甘惠琼去解释,之后不愿解释,解释都是多余,坚持走自己的路。

  反对她的人仍在发表反对的观点。还有好多人直言,“做了那么多花馍不吃就是浪费”。

  甘惠琼心里想,每一件作品都花了心血,怎能吃掉,好多作品值得收藏。

  制作花馍要和时间赛跑 马虎不得

  甘惠琼来新疆30多年,回忆第一次做布朗熊,别人看比较像,自己标准来看,不满意。对现在作品相比,很难看。

  甘惠琼讲,做花馍要掌握面团发酵情况,时机恰当好处。尤其做动物的眼睛,面团不停发酵,完成发酵的面团会自然膨胀,所以每一件作品,与时间赛跑,赶在面团发酵完成前,结束制作环节。做得过程中面团不断发酵,作品保持形态不变,她有自己的办法,有自己的秘笈。

  不逛街不运动 体重直线上升至70公斤

  甘惠琼她制作的花馍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不裂、不变形。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花馍,摆满了她的家,不禁让人有种误入“童话世界”的感觉。

  喜欢旅行的她,爱上制作花馍后天天宅在家里。2018年开始,她也不出去旅游,以前每年至少出内地旅游两次。如今她不逛街,也不买衣服,全部精力投入到花馍制作上。平日里喜欢户外运动的她,如今成为一位“胖花馍姐姐”。

  2017年下半年开始,她健身房也没时间去了。曾经体重56公斤,现在体重达70公斤。

  从小受奶奶影响 与丈夫携手前行

  出生在四川的甘惠琼与工艺花馍的缘分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甘惠琼受奶奶影响,如今将绘画融入蒸馍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她心血的结晶,“只是当作食物吃掉,实在是下不了口”。

  甘惠琼和丈夫都舍不得吃,所以做好之后,除了偶尔送一些给朋友之外,她都选择把花馍晾干,当作工艺品珍藏起来。

  甘惠琼的丈夫周钦支持她制作花馍工作。丈夫是喜欢吟诗作赋的文艺男,甘惠琼的花馍上就有不少他的“墨宝”。现在,夫妻俩一个潜心制作花馍,一个认真为花馍配诗,“能有今天用花馍创作的‘童话世界’,多亏有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花馍入选“昌吉礼物” 将来办主题展

  每天都会将完成的作品晒朋友圈,有一次朋友的爸爸处于进入化疗阶段,看到自己制作的花馍图片。心情较好,思想上转变愿意接受治疗。“我的作品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这是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之一。”如今,老人经常关注她的朋友圈。

  走到今天,好多朋友支持,认识好多内地的朋友,建议在制作花馍上,从漫画里寻找灵感。现在有很多忠实的粉丝,支持我的“事业”。

  迷上花馍8年来,做出了多少有趣又漂亮的花馍,甘惠琼也不记得了。但是,亲朋好友们,对她的花馍很认可。大家在朋友圈经常转发她的花馍图片,称赞她心灵手巧。亲朋好友孩子结婚,甘惠琼都会制作喜庆花馍送上祝福。2018年,甘惠琼的花馍作品被评为“昌吉礼物”。

  下一步,她还打算创作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制作更多好看花馍,希望办一个花馍展览。等条件成熟,甘惠琼开一家制作花馍的民宿馆。

  文字:王小军

  制图:吕永胜 戎睿

来源:中新社微信号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90后成都小伙痴迷棒垒球8年 到全国20多个城市做推广

    痴迷棒垒球的李小龙。今年28岁的成都小伙李小龙,8年前接触棒垒球,痴迷至今。为了从事棒垒球方面的工作,他带团队先后到全国20多个城市推广棒垒球运动。“棒垒球是很适合东方人的运动,我想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棒垒球。”李小龙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喜欢上了这项时髦运动,已有近四五万人在玩,而八年前只有两三百人。

  • 赵宝刚:现实题材是创作主流

    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青春三部曲之后,赵宝刚再一次用镜头聚焦现实的青春群像。由他执导的电视剧《青春斗》日前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开播,影片以5个年轻女孩的成长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自我斗争、改变命运的青春、成长与蜕变的故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汽车穿过村庄和田野,柏瑞灰鹅养殖基地位于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油槽组一处山坳里的。25年前,11岁的江西兴国男孩吴永柏在懵懂中成了家乡第一代留守儿童。而今,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放弃了打拼10年的深圳IT行业,回到家乡,变成了一个“鹅农”。

  • 徐州“轮胎王”转型记

    江苏徐州曾经有个“轮胎王”。民营企业家王来志十多年前就开始做轮胎化工生意,由于他的轮胎生意当时在徐州做得最大,再加上本人姓王,大家都管他叫“轮胎王”。他本以为会把这行一直干到老,谁知风向变了。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