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橄榄球,就像我的好朋友

2018-10-24 07:34:00

徐杨焜在比赛中。资料图片

  13岁的北京男孩徐杨焜年纪不大,接触过的运动项目却不少,比如说游泳、篮球、跆拳道、橄榄球等;徐杨焜性格腼腆,可是要说起从运动场上领悟的那些道理,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与橄榄球的缘分,是误打误撞来的

  5岁的时候,徐杨焜就已经天天泡在泳池里了。那会儿他经常生病,三天两头就得去趟医院。父母着急,打算送他去练练体育,强身健体。恰巧这时候北京市东城区业余体校游泳队来幼儿园挑小队员,相中了手长脚长的徐杨焜。从那以后,徐杨焜便开始了每天两个小时的训练。

  起初徐杨焜没少哭,也没少说过“再也不想练游泳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每天放学后别人都回家了,自己却要去游泳馆游上5000米才能回家,甚至连生病的时候也不能请假,要在岸边练习体能。可是他每次哭完,第二天还是要继续训练。

  不过,徐杨焜慢慢地就有些喜欢游泳了,因为游泳不仅让他个头长高了、身子长结实了,而且还让他去医院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父母看运动效果不错,更加重视对他的体育教育,妈妈常对他说:“有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其他事情。”不光是游泳,徐杨焜也在尝试其他的运动项目——在学校里,他打过篮球,练过跆拳道,外出旅游时还体验了皮划艇和射箭。这些运动中,徐杨焜最钟情的当属橄榄球。

  徐杨焜和橄榄球的缘分,是误打误撞来的。他有个比自己小7岁的弟弟。父母看到哥哥练过游泳之后身子壮了,也筹划着让弟弟去学一项运动。与哥哥沉静内敛的性格不同,弟弟活泼调皮,每天跑来跑去,一刻也不愿停下来。父母商量后,决定送弟弟去学橄榄球。没想到第一节试听课刚结束,陪弟弟来的徐杨焜表态了:他也要打橄榄球。

  橄榄球也是一种智力运动,我的大脑里有很多种战术

  “刺激”,徐杨焜认为这是橄榄球吸引自己的直接原因。这项在国内有些小众的运动,连如何佩戴头盔都有一番讲究,充分引起了这个男孩的好奇心。从那以后,一到周末,徐杨焜就拖着行李箱,带上装备,来到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的训练场,穿上厚重的护具,和其他同龄男孩一起奔跑、投掷。

  因为好奇,徐杨焜开始接触橄榄球,等到他练了一阵子,对橄榄球的理解加深了,才发现这项运动和自己如此适合。

  在别人眼里,橄榄球总是和身体冲撞联系在一起。徐杨焜却认为这也是一种智力运动,就像下棋一样,需要谋略和大局观。他在场上打四分卫,也就是进攻组的组长,负责布置战术、组织进攻。“我的大脑里有很多种战术,比赛时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做选择。”说这话时,羞涩的徐杨焜有一丝自豪。

  然而,橄榄球带给他的并非只有快乐和荣誉,也有挫败与质疑。徐杨焜和队友第一次参加青少年橄榄球U12(12岁及以下)联赛的时候,大伙还在磨合期,几乎输掉了每一场比赛。场上,孩子们一落后总会着急;场边,观赛的家长们也会议论纷纷,“这个战术对不对啊?”“四分卫怎么布置的?”有时候,这些声音就会飘进徐杨焜的耳朵里。爸爸担心他受到影响,他却一笑置之,“没有必要在意,我会用行动证明自己。”

  说到做到,第二个赛季,徐杨焜和队友配合越来越默契,越是落后的时候,反而更能激起大家的斗志。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互相分担、互相理解。即便有人失误,队友们也不会指责和抱怨。大家抱在一起,互相鼓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从小到大徐杨焜听了无数遍,可是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却是在赛季结束的时候。这一次,他们捧起了冠军奖杯。

  橄榄球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在橄榄球赛场上,徐杨焜体会到反败为胜的甘甜。而在另一个“赛场”上,他不得不面对失败的苦涩。

  那是升初中之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发下来后,徐杨焜一看自己的分数,全班倒数第二。“数学给了我很大的挫折”,他如此形容当时的心情。然而半学期之后的期末考试,当数学成绩又一次摆在徐杨焜面前时,这次他从倒数第二变成了正数第一。问他迎头赶上的秘诀,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

  徐杨焜的烦恼,父母都能及时捕捉,却总是不动声色,让他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在他们看来,运动塑造了徐杨焜遇事冷静的性格。面对困难,徐杨焜也会急躁,但很快就能冷静下来,然后集中精力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夏天,徐杨焜和国外打橄榄球的同龄人接触时,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这事让他受了刺激。认真思考后,他决定新赛季不参加比赛了,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以后再参加比赛。

  徐杨焜有很多爱好。他喜欢组装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喜欢用烤箱做小饼干,也会趁爸妈不注意的时候打一会儿游戏。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陪伴他长大的橄榄球,就像能够分享心情的好朋友。橄榄球打开了一扇窗,让他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橄榄球像一个不说话的老师,帮助徐杨焜一点点领悟那些人生的道理。训练让他学会了坚持,失败教会他处理负面情绪,成功告诉他努力奋斗的意义,队友则让他明白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在运动中成长的徐杨焜,收获颇丰。(本报记者 唐天奕)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四十二·中国员工逆境中不...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梦剧场 C罗博格巴的回家之战

     明晨2018-2019欧冠小组赛第三轮将迎来一场焦点战:尤文图斯客战曼联。在这场看点十足的较量中,两位巨星C罗和博格巴分别对阵老东家。

  • 杨幂《宝贝儿》票房口碑双输 给流量明星敲响警钟

    上映三天,豆瓣评分从6.4分跌至5.7分,累计票房刚过2000万元,杨幂主演的文艺片《宝贝儿》可能要创下她成名以来的票房最低纪录了。国庆档之后,国内电影市场进入“寒冬”,该片因为有杨幂这位顶级流量明星主演而被市场寄予厚望,没想到现在票房口碑双输,令人大跌眼镜。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吴恩达:桃李满天下

    吴恩达,百度公司前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风云人物,对于百度的变革起到了带领性的作用,使得百度这个从搜索引擎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成功转型为了人工智能公司。在2017年的一封公开信中,吴恩达称,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增长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员。

  • 彭凡:创新路上的“跋涉者”

    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创;建成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综合集成技术世界领跑……这是宁夏共享集团创造的奇迹。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