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在北京打拼的“90后”台湾律师-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沈杰:在北京打拼的“90后”台湾律师

2018-06-11 08:20:28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查文晔)“公益为民,律师典范”,这是悬挂在北京国联律师事务所会议室的一面锦旗。受赠者是该所“90后”律师、来自台湾的沈杰。

  1990年出生的沈杰,在桃园眷村长大。2002年,小学毕业的他随父亲回到老家四川成都,进入温江中学就读。

  “那时大陆刚提出西部大开发不久,成都市区到郊区的高速公路还没开通,到网吧还是拨号上网。”尽管与台湾的生活比还是有些落差,但成都人的热情、包容很快让沈杰有了融入之感。他和外地同学一起住校,大家朝夕相处,成为好朋友。

  2008年,沈杰准备参加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学生的联招考试。由于父亲在台湾从事社区服务,经常做法律咨询,他认为学法律对儿子的职业生涯会有帮助,于是沈杰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

  “18岁时,我对法律还一点都不了解。大一时第一门课《法理学基础》就挂掉了。”沈杰坦承,在初学者看来,法律是枯燥和难懂的。但只要沉下心来学,慢慢就能体会到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奥妙。

  本科时,他常去北京的基层法院旁听审判,还曾在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实习。“听审时,大多是民事案件,有时会觉得是鸡毛蒜皮。但听多了,就会按照法律人的思维转换角度来观察,我会琢磨,人与人的纠纷怎样形成,证据如何取得,诉求的权利基础何在,这些都需要有法律来支撑。”

  与大陆同学一样,沈杰也拼尽全力投入了司法考试的“战场”。他考了三次:第一次是大四,差十分,他很懊恼。第二次是研一,在成都备考后正准备坐火车赴京,不料在火车站钱包被盗,影响了考前状态,无奈再次抱憾。第三次是2013年,沈杰干脆选择在成都考试,终于成功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钱包被偷那次,成都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凑了50块钱给我,还塞给我10桶方便面,我蛮感动的。”这“雪中送炭”的情谊令他感念至今。

  毕业时,沈杰报考本校研究生成功,师从著名民商法学者赵旭东。2014年,经人介绍,正在读研的他来到北京国联律师事务所实习。

  “国联有50多位律师,大家彼此都认识,业务上有问题可以互相交流,氛围比较宽松。在向前辈请教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沈杰说。

  在工作中,沈杰常和大陆当事人打交道。“他们并不知道我是台湾人,往往是后来才得知,都会有点惊讶。虽然我们来自海峡两岸,但聊起家常来也没什么隔阂。”

  沈杰说,法律讲求专业,与身份无关,同时也应该是有温度的。不少客户通过他的法律服务,对台湾青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谈起当律师的感受,沈杰说与大陆同事的感觉一样,挺有成就感的。“这几年律师的执业环境一直在改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都在提升。我是台湾身份,但我作为律师的权利一样得到保障。”

  他认为,大陆有13亿人口,机会众多,是很棒的市场,相比之下,台湾法律服务市场基本已饱和。去年司法部出台新政,扩大了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的执业范围。今年初大陆发布“31条惠及台湾同胞措施”,向台湾居民开放了绝大部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将“同等待遇”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对有志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学子而言都是利好。

  面对蓬勃兴起的台青赴大陆发展潮流,沈杰并未陶醉于成功的光环之中。“我最近一直在跟台湾青年说,大陆给我们很多政策上的帮助,但不是说因为我们是台湾人,就理所应当在大陆获得成功。我们始终要靠自己的双脚站立起来,要脚踏实地。”

  沈杰说,自己会继续在大陆深耕下去。希望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回台后,多讲一些大陆正面的东西,让台湾社会对大陆的了解更客观、全面。“最近我会去台湾世新大学办讲座,主题就是‘来大陆就业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我希望为两岸民众间积累一点正面的理解和善意。如果能实现,也算是小小的功劳吧。”他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返乡搞起蜜蜂养殖 一位年轻养蜂人的“甜蜜事业”

    山里娃早当家。16岁的陈泽恩,暑假里揣着100元钱,跑到宁北的一个工业园区打工。到了工地,工头嫌他太年轻,但看了他的两只手,把他留下了。“村里娃长干活,手上都是老茧,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不怕苦。”

  • 余雪琴:永远向前全力奔跑

    对余雪琴而言,充实的留学生活不仅是一段美好的经历,更是人生的重要节点。她认为自己能够下决心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留学经历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外的实习经历,极大地提升了余雪琴的自信,也给了她创业的勇气。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