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明星-正文
一个班长的心路历程:“在这里跌倒,又从这里爬起”
//www.workercn.cn2014-01-1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班在这里跌倒的,又终于从这里爬起来了!”2013年末,得知我们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支架大修二班被厂里评为优秀班组的好消息后,我高兴地对大伙儿说。

  2012年12月,我们班出了一起大的安全事故,被厂里评为“落后班组”。戴着这顶沉重的帽子,大家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我作为班长,心里更不是滋味。

  不过,大家并没有因此气馁,憋着一股劲想搞好安全。

  每次班前会上,我尽量讲清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细节。因为生产任务重,接触的新设备越来越多,我还会不断解读一些设备大修的安全作业指导书。

  谁想到“船漏又遇顶头风”,2013年3月初,班里又发生了几起事故:钳工左明亮,打錾子伤了手指,幸好只是皮肉伤;农民工邓小龙,在打退卸器时,砸伤自己的大拇指;焊工王天雄,在吊工件时吊的销子飞出,打伤脸部。

  一个接一个的安全小事故,让我这个当班长的倍感揪心。一定要想方设法遏制危险势头,千万不能再在安全上摔跟头!

  这时,厂领导鼓励我说:“只要你雄起来,全班就会跟着雄起来!”

  为了扭转现状,我苦苦思索应对的法子。

  班前会上,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班组工人是一线劳动者,干的活儿又苦又累,而现在的液压支架种类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我们要从关注每一个安全细节做起,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自己和工友的生命安全!”

  渐渐地,安全操作细节成了大家在安全上“较劲”的关键点。比如,电焊工开机前细心检查一遍焊机是否正常,钳工动工前仔细检查錾子等工具上是否有飞边。

  细节保安工作法也逐步在实践中完善,发展为“三大步骤,三大提醒,三小细节,三不原则”的具体工作法。

  我还编写了几万字的细节保安工作法理论,每天在班前会上讲几点,并和大家一起对一些事故和未遂事故的安全细节进行分析。

  有一次,我看到车间天车吊运工件的途中,3米高的吊装架子上突然垮落了十几个工件,还好未伤到人。次日我在班前会上就此开了个细节原因分析会。

  从我当时看到的角度分析,以为是行车工操作时碰到了液压支架而发生垮落,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才发现我看错了。发生垮落的真正原因是工件装多了,导致吊装架倾斜。真正的“魔鬼细节”现了原形。

  类似的分析会,调动起了大家在安全细节上“较劲”的热情。而很多细节中暴露的安全隐患是细心的工友们注意到的。

  有一次,一位青工跟我说:“班长,大家在穿戴劳保用品细节上有些松懈了,应该想个法子治一下。”经他一说,我还真发现有人没戴护目镜就开始在砂轮机上砂工件。

  在安全上刚取得一点成效就开始在细节上有所松懈,这不是个好苗头。于是,我找来“救命的手套”这个针对性强的案例,在班前会上讲。

  河南一工地,几人用稳定拉线吊装设备时,不知哪个部位碰到了高压电线,造成4人死亡,其中有名女工,因作业时戴有橡胶手套而幸免于难。

  大家听了这样的小故事后,深受触动,穿戴劳保用品变得规范起来,安全细节也做得更实在了。

  还有一次,一个青工私下对我说,班上的一位师傅干活时经常冲人大发脾气,这也是对安全不利的细节哟!

  通过认真了解,我得知那位师傅不是对谁有意见,而是对班上总把较重的活儿安排给他有意见。

  “长期安排重活儿给你,有一个天大的好处,过硬的技术以后就都掌握在你手里,那是绝对的权威,无可替代的专家。”我看他还有听下去的兴趣,继续说,“长期安排重活儿给你,有一个天大的坏处,那就是你老发脾气的话,没有人来认可你是专家,没有人来认可你是权威,因为你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从此以后,他乱发脾气的坏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

  厂安全监察科科长严聪说:“支架大修二班之所以能形成良好的安全局面,是细节保安工作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我看来,能够摘掉“落后班组”的帽子,还是应了这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