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毛勇:经验丰富的“多能工”
//www.workercn.cn2013-10-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珍惜机缘爱上岗位

  高技能是制造优质产品的保障。在工友们眼中,毛勇积极肯干,感觉总是有使不完的劲,是个经验丰富的“多能工”。“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企业快速发展,对一线员工技能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备过硬的技能才不会被淘汰。”毛勇这样认为。

  为了学习更多岗位技能,毛勇采取了很多方法,比如与工友互换岗位,一个班要焊接400件,在还剩20件或30件时,两人交换岗位,这样既不至于过多影响生产,也可以多学岗位技能。不怕学不会,就怕不用心学,每天挤出10分钟、20分钟,几个月、一年下来就不得了。充分运用零散时间,持之以恒努力,毛勇掌握了班组16个岗位的大部分岗位技能,并走上“线长”(焊接技能要求较高)岗位。

  随着岗位技能经验的丰富,毛勇不但围着各岗位看操作、掐秒表,查工艺,并且积极参加公司QCD改善、QC手法等先进管理工具和相关知识培训。侧围线20#工位是一个关键岗位,操作内容多,加之抬腿、弯腰等动作多,员工极易疲劳,还制约整条线生产节拍。经过一番考虑和验证,他对现场工位器具放置进行改进,受到操作工的欢迎。毛勇点点滴滴的改善让工友们从中尝到甜头,也认识到创新改善不光是技术人员的事,更是关系每一名员工自己的事。几年来,毛勇配合班长组织全班人员先后开展了“降低焊点不良”、“对门框焊坑问题改善”等多项改善,员工快乐工作,有力提升了焊接质量综合保证能力,混流生产节拍提升到36台每小时,平均1.7分钟即完成1台焊接,班组年节约成本6万多元。

  “踏进厂门,就像踏进自己的家门一样。这几年待遇一年比一年高,让我生活无忧。现在我在襄阳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孩子。”说到这,毛勇笑了,“事实证明我现在更加喜欢这里了。”

    (中工网通讯员 孙亚英 李国震 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