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王月鹏:万伏高压线上的电力“手术师”
//www.workercn.cn2017-08-24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别具匠新:

  带电作业的“教科书”

  不仅有手艺,有绝活,王月鹏还积极主持创新研发,填补行业内多项空白,被称为带电作业专业的“教科书”。

  2009年,王月鹏迈开技术革新的第一步。为解决线路带电作业时高压引流线摆动过大,易造成作业危险系数高、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他带领班组人员通过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最终研制成功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引流线支架”,从根本上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作业风险,缩短了作业时间。该项成果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短短6年,王月鹏就带领班组收获了4项国家级专利成果,还有一项正在申报中,这些创新成果填补了行业内多项空白,并在北京市电力公司范围内得以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王月鹏还多次参与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的带电作业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培训题库等编写工作,并作为第二作者编写出版了《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实操技术》,这些成果成为带电作业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导和宝贵财富。

  匠心传承:

  陪伴徒弟真操实练

  在昌平供电公司的训练场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拉线还得再过一点儿,不行不行,重来!绷住劲儿,一圈一圈绑!”“我们再比一次,准备,开始!”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月鹏在陪着徒弟练技术。

  对徒弟,王月鹏的要求十分严格,达不到标准,就重头再来。王月鹏说:“师傅是徒弟最好的教练,更是徒弟最好的陪练。”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配电线路决赛前,他陪要参加决赛的徒弟杨鑫备战了整整一个月,他们一起拽着又糙又硬的钢线,一次次窝弯、绑扎,一次次相互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杨鑫获得了该项比赛的第一名,并于同年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带电作业人员,先从最基本的技能‘爬杆’练起。”这是王月鹏对徒弟杜炳超说的第一句也是最多的一句话。从2013年两人签订师徒协议开始,王月鹏便将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杜炳超,把帮助他取得了配电线路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如今,杜炳超已成为班组技术骨干。

  “师傅对带电作业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在师傅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带电作业的技能,更是对待工作、对待人生的态度。我希望将来也能像师傅那样,成为新时期的电力工匠。”杜炳超说。(记者 张江艳)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