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非遗传承人施珍:穿梭千年与越窑青瓷对话-中工人物-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非遗传承人施珍:穿梭千年与越窑青瓷对话

来源:中工网
2021-12-10 19:39:57

  中工网记者 姚怡梦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朝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对越窑青瓷的溢美之词。

  浙江宁波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之一,置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在这湖光山色间有一处属于施珍的青瓷世界。

  施珍是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谈吐文雅,举止温和,施珍周身散发着宁静的味道,正如那越窑青瓷般温润。

  远走的梦想与不忘的家乡

  施珍的三爷爷施于人是中国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因为家里的氛围,很小的时候,施珍就喜欢研究这些瓶瓶罐罐。

  “三爷爷回到家乡时,会带我到上林湖边走走,捡拾陶瓷碎片,这培养了我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施珍告诉中工网记者。

  就这样,陶艺的种子便在施珍的心里生根发芽,等待雨露滋养。为了追随自己的梦想,16岁那年,她跟随施于人,远赴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随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

  虽然有家庭的影响,但是施珍坦言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最关键的:“打好美术基础,比如像素描、色彩,是要下苦功的,这也没有捷径可言。”

  在景德镇学习期间,爷孙俩捡陶瓷碎片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那时候捡碎片是为了教学,学习古代的一些纹样。比如捡到刻有老虎纹样的碎片,我们就会收集起来,研究学习。”

  学无止境,1997年,作为我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交换生,施珍赴韩国首尔产业大学陶艺科进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是有与青瓷不可分割的缘分,2000年学成归国后,施珍回到了慈溪。

  “大学第一天上陶瓷史课的时候,老师的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他说中国陶瓷发源于曹娥江两岸。那时我想,原来我的家乡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我现在又学陶瓷美术,加上三爷爷的培养,所以在大学第一天的课上,我就萌生了回归家乡的想法。”

  “人的这个本领有限,但是初心不能变。”施珍说。

  “我的生命没有跟陶瓷分开过”

  回到上林湖畔,施珍便一头扎进了越窑青瓷的研究当中。因为没有太多资料可寻,施珍便租了间简陋的厂房,烧窑、制窑全靠自己琢磨。采土、淘洗、揉泥、拉坯、修坯、刻花、上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与泥土打交道。

  “因为陶瓷艺术一定是接地气的,上林湖边虽然居住条件有限,但是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回忆起那段时光,施珍从容地说道,“是蛮艰辛的,过程枯燥寂寞,遇到困难也有想过放弃,但是我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心还是把它们都打败了。”

  陶瓷艺术关键是火的艺术,没有开窑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陶瓷烧制有72道工序。任何一点儿前期工艺上的瑕疵,在火烧的过程中都会展现出来。而且,烧制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微差别,都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一般一个窑要烧制12个小时,全程人不能离开,随时调节温度。”施珍说道。

  “陶瓷艺术有一个标准,就是开窑以后,60%以上的作品相对是好的,这一窑就算成功。”施珍介绍道,“早期开窑的时候,我还是有压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施于人的这句话始终鼓励着施珍。

  “全窑都没烧好的时候也有。”施珍激动地说,“当时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件被认定为是秘色瓷的八棱净水瓶,为了追求它本来的面貌,我在烧制那套秘色瓷的时候,烧了七窑,前面几窑都没有达到我的理想水平。”

  “我的生命没有跟陶瓷分开过。”施珍坚定地说道。

  不仅精耕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施珍还致力于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弘扬,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作为工匠,带徒弟这项工作要放在主要位置。我自己有了技艺还不够,要带领学生坚守,把越窑青瓷的技艺和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施珍的工作室里有五位徒弟在从事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工作。在宁波还有很多美术老师也是她的徒弟,他们将继续影响更多青少年。

  “越窑青瓷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施珍坚信。

  从陶工变成陶瓷艺术家

  艺术工作者日思夜想的就是创新。“创新对我来说是一个喜悦的过程。”施珍坦言。

  “2018年,上林湖后司岙发现秘色瓷窑址,我到考古现场学习,参观时,其中有一个瓷片打动了我。”出土的瓷片上刻有双凤纹,尖锐的鸟喙、展开的双翅、长长的尾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唐代那么久远,千年前的文化在我们现代人来看,还是那么时尚摩登。所以我当时就萌生了个想法,我要把这个纹样运用到越窑青瓷当中。”不久后,《吉祥鸟双耳瓶》《吉祥鸟莲纹盖罐》相继面世。

  从一个陶工变成陶瓷艺术家,突破点在于如何体现艺术的精神。没有主体性创造,谈什么艺术?

  “传承越窑青瓷工艺必须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它与时代产生联系。光继承技艺还不够,必须大胆创新,加入抽象、朦胧、无限遐想的艺术元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单色釉到多彩瓷,给千年越窑青瓷加彩。”施珍说。

  在施珍看来,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喜爱。小对瓶、项链……这些文创,在宁波的校园中很受欢迎。“创新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而是要让越窑青瓷‘飞入寻常百姓家’,既要有艺术的高度,也要有老百姓喜欢的广度。”这是施珍一直努力的方向。

  从事越窑青瓷的创作和传承工作30年间,施珍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工匠等多个荣誉称号。她的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博览会特等奖二项、金奖二十项,银奖四项,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十项。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