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企业

班组人物

工衣上的盐渍,你们的勋章

2020-08-25 08:07:2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每滴汗都在守护安全

  单旭泽

  8月9日10时,王玉杰的手机在办公桌抽屉里再一次振动起来,却无人应答。

  窗外,阳光炙烤着施工现场,热浪在空气中翻涌。

  王玉杰是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采油气管理一区的大班长,此刻,他正在雅克拉集气处理站里奔波忙碌,手上满是老茧和总也洗不净的油痕,一身被汗水浸泡得褪了色的红工装上,挂着一枚亮闪闪的党徽。

  当天,站里有8支承包商队伍进行检修施工。从早上开完晨会和班前安全会进站,王玉杰一直在各个施工点进行安全监护,尤其对关键工序,一刻都不能分神。他的工衣后背上,早已是一层层白色的盐渍。

  22年前,王玉杰走进6008钻井队当了一名钻工。6008钻井队就是打出功勋沙参二井的“敢死队”。后来,他来到雅克拉采气厂采油气管理一区,伴着沙参二井工作,把在功勋井旁工作当成自己的荣耀。

  7月,新疆疫情防控再次升级,王玉杰将“加减法”用到防疫工作中。用加法加强防控措施、加大保障力度、加紧解决困难;用减法把现场人员压到最少、工作流程调到最简、各类风险控到最小。

  每天,王玉杰都早早备好15大桶矿泉水,安置到各个施工点。他知道,一天下来,这15桶水就变成了检修现场的汗水。

  戈壁上的太阳如火球一般,设备管线都是铁家伙,被晒得烫手。看着施工队员个个黑红的脸,王玉杰心疼他们,想方设法协调了几顶遮阳伞,为他们撑起一片阴凉。

  他带着施工安全措施单,来到2号凝析油罐前,施工人员正在忙碌。

  王玉杰仔细检查罐区外的安全设施与装备,都符合要求。大罐里有两位工人正在喷漆,空气中弥漫着油漆的味道。突然,王玉杰发现罐里的轴流风机停了,他大喊一声:“停下,你们赶紧出来!”

  原来,为了不让油漆被乱吹,施工人员擅自把轴流风机关了。对于受限空间这可是太危险了!王玉杰立即责令他们迅速撤出,把风机打开。然后问道:“师傅们,油漆里含有甲醛、苯等,气化的油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你们不怕吗?”

  字字如锤,硬生生地砸进大家的心里。

  王玉杰的双手有力地往下一按,按住了大家的七嘴八舌。“我们出来干活赚钱不就是为了妻儿和爹娘?”这时,施工人员的表情凝重了。 “别看王班长年轻,说的话句句都戳中我的心呢!”56岁的王安激动地说。

  立秋已过,但秋阳如虎。王玉杰在日头下监护,一天下来至少得7个小时。高处作业、二级动火、受限空间,哪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汗珠如雨,顺着安全帽淌过眉梢、鼻尖、脖子,工衣紧贴后背。王玉杰来到一个施工点,用杯子接了水,一仰脖,“咕咚咕咚”灌进肚里,感觉转眼变成汗水,从每一个毛孔里涌出来。

  落日时分,王玉杰总喜欢来到驻地旁的沙参二井旁坐一会儿,似乎能听到36年前这口功勋井呼啸而来的油气流声。他觉得,和当年6008钻井队队员们义无反顾冲向火海相比,眼下的烈日和高温都不算什么。

  喷火的炉膛铁打的汉

  李文静

  立秋虽过,热度不减。8月12日12时30分,辽宁抚顺室外温度高达30℃,闷热的天气令人感到疲累。

  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热电厂新厂锅炉车间“零米”装置现场,运行一班副班长刘茂贵正趴在12号锅炉的磨煤机入口处,拿着手电筒仔细查看清煤情况。“我们每天都要对3台锅炉对应的6台磨煤机进行轮停,清理入口积煤,避免发生闪爆。”刘茂贵隔着防尘口罩大声对笔者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到地上。多年来,他习惯性地把部分操作特意留在午饭后进行,避免犯困。

  说起热电厂最苦最累的岗位,锅炉车间绝对排得上号。现场危险区域多、高温高压伴有粉尘、重体力劳动、岗位责任重大等诸多因素,使得女员工很难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10多年来车间一线班组全部由男员工组成。

  笔者跟随刘茂贵乘坐电梯直达锅炉装置集汽包平台进行巡检,一出电梯,马上感到一股燥热扑面而来,仿佛来到热带沙漠。这里就是产生和供出蒸汽的装置,就像锅炉上面那个烧开的大水壶,永远处于沸腾状态。

  室内环境温度高达45℃,布满了纵横交错的高压管线,上面挂着“注意高温”的提示牌。沿着狭窄的巡检路线快速行进,下方是镂空铁板,一直可以看到装置下层,旁边护栏处的提示牌上用红色字体写着“危险区域禁止长时间停留”。只见刘茂贵一边快走,一边用手电筒麻利地扫视着各处点位。据他介绍,锅炉巡检不光靠看,更多是靠听声音、闻气味等丰富的现场经验来判断,时间长了,哪里有漏点和异常,只要经过便会有所察觉。在这一点上,班长孟祥海最厉害。

  7月28日,班长孟祥海在巡检中发现12号炉甲侧磨煤机位置有股烟味,马上把刘茂贵叫下来一起查找问题,最后用鼻子把问题给“闻”了出来。原来是磨煤机入口下煤管出现了漏点,煤粉漏进了管道的保温棉里引起少量自燃。多亏及时发现,经过处理,有效避免了一起管道着火事故。

  常年跟喷火的炉膛、怒吼的磨煤机打交道,也锻造出锅炉人不服输的“钢铁精神”。

  然而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跟随刘茂贵走出汽包区的那一刻,虽然还是身在相对炎热的装置现场,但感到异常凉爽,一种对比之下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虽然只在汽包区检查了10多分钟,但缓了好半天,笔者的脸还是通红的,身体热得像发烧一样,工作服后背已经湿透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能马上回操作室吹空调,会落病的,再去下一个巡检路线检查一圈,消消汗才敢进屋。”刘茂贵说。因为经常“汗蒸”,锅炉车间员工胖的少、瘦的多,汗蒸馆里的那些健康注意事项,对于他们同样适用。

  据了解,锅炉岗位的外操人员都会在工作服里加穿一个纯棉背心,用来吸汗,巡检回来只喝热茶,无论冬夏。

  夏季高温多雨,燃煤潮湿最容易发生锅炉装置闪爆事故。防闪爆、防自燃,是整个夏季锅炉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内容。再重要的部署,也要靠一线班组员工来落实完成,责任心永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再小的问题,到我手上都必须马上解决,决不让隐患和工作在我手里搁置。”孟祥海说。

  “现在的人越来越精,队伍不好带,想把人心往一块聚,难。”这是厂里一位老班长发出的感慨,也是很多一线班长的共同困惑。

  “谁都知道锅炉岗位辛苦,可是再苦也得有人扛。”孟祥海心里清楚,要是企业里人人只顾自己,何来发展。平时,他总喜欢跟大家聊聊“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还有那个“不知道什么是困难”的年代。

1 2 共2页

编辑:杨晶

企业图集

科技创新

行业纵览

安全生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