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文教

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周跃辉
2020-09-02 11:06:36  来源:成都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这篇讲话中,他首次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发展新局面”等“七个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和整体图谱。在这“七个新”中,其逻辑层次可以进行区分,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其中,“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具有统领性作用,是我们谋划“十四五”工作的基本“指南针”。

  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它贯穿了整个“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始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则是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提出来的。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精髓的一把“金钥匙”,只有理解了这一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从更高层面理解“七个新”的内在逻辑和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纲”和“魂”。

  新发展阶段催生新发展格局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分析现实问题需要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尽管遇到过各种困难,但我们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大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

  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11名,到2009年超过日本居第2名。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其中,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成绩来之不易。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的“中国奇迹”。这一奇迹发生的原因,理论界和政策界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不可回避的是,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和复杂外部环境。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即充分利用了国际大循环的优势。这一特点,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机会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但2020年,可能会成为全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其中,一个重大“黑天鹅”事件,就是新冠疫情的全球大规模扩散。截至8月31日,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50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80万例,疫情对全球贸易和金融,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WTO判断,全球贸易发展将进入一个严重的低迷期和衰退期。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增速一直保持快于经济增速的态势。近年来,世界贸易增速明显下滑,连续几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未来的形势亦不容乐观。此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告诫我们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从国内情况看,国内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同样也在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按照“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规划,明年即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时间节点,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正式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进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迈入小康社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期盼,承载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想和心愿。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已经站在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门槛上,只要再奋力一搏,就能顺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结合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我国发展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同时,国际形势可以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概括,国内形势可以用“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来概括,这“两个大局”构成了我国发展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战略判断的基本要素。进入新发展阶段,就必然带来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和运动演化,并由此推动事物的不断向前迈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新发展阶段催生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

  可适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加入“安全”这一发展理念,构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六大新发展理念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并推动我国进入新发展格局。因此,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立足于科技创新,立足于国内需求,立足于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要更多地依靠于国内大循环,同时要更好地利用国外大循环,以推动实现“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告诉我们,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体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由此可见,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中央部署“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之下,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和引领新发展格局,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成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今天我们谋划和规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指导理念。

  那么,如何深刻理解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可以说,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矛盾体。“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必须更加重视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国内绿色生产和生活,必须更加重视开放在国际大循环中的作用,必须更加重视民生共享发展。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不仅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我们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

  值得指出的是,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这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必须更加重视的领域,而且这些领域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领域了。因此,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正在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相关论述指导下,在即将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可适时在原有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加入“安全”这一发展理念,这样就构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六大新发展理念。

  我们认为,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六大新发展理念,更能够契合当前和“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能够契合“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更能够契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艾思奇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

    艾思奇很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暮霭沉沉的旧中国盗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火”。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望道一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在践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将一切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 竭忠尽智 执着探索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