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老旧小区微改造要保存城市文脉

陈文杰
2019-08-05 11:03:29  来源:广州日报

——专访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骆建云

骆建云: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 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建筑师

  作为广州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关系提升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活力。从让城市留下乡愁的永庆坊,到全民参与制定微改造方案的德欣小区,广州老城在微改造的大潮中焕发了新生。近日广州日报评论员就老旧小区微改造相关问题,采访了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骆建云。

  广州日报:城市更新(包括老旧小区改造)中主要包括全面改造和“微改造”两种模式,请您简单阐述两种模式的侧重点。

  骆建云:从改造方式来看,全面改造是以推倒重建为主的更新方式,而“微改造”一般是通过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整治改善、保护、活化等方式来进行改造。从改造对象来看,全面改造一般适用于城市重点功能区以及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城市面貌有较大影响的城市更新项目。比如,一些低效建设用地和老旧城中村,当它们的整体品质、人居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不能通过简单的改造来改善提升时,就需要全面改造来实现;“微改造”则主要适用于建成区中现状用地功能与周边发展存在矛盾、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差的地块,同时通过改造不会对城市整体格局造成影响。

  广州日报:从“三旧”改造,再到“微改造”,广州城市更新模式的演变说明了什么?当前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骆建云:这一演变是伴随着改造活动深入推进,为破解与城市公共利益、居民诉求、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冲突而产生形成的。广州从2009年开展“三旧”(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在旧厂改造上,通过收储整合出了广钢新城、广纸新城、金融城等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区;在旧村改造上,完成了猎德、琶洲、杨箕等城中村的全面改造,旧貌换新颜;在旧城改造方面,广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进行相关工作,但当时的旧城改造更多是在旧城中建新城,以见缝插针、大拆大建的方式呈现。随着“三旧”改造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无论是见缝插针式,还是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方式,不是广州城市更新的唯一选择,尤其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类建筑来说,如何在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兼顾更新成为日益紧迫急切的工作,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微改造”模式孕育而生。

  在当前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普遍采用“微改造”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微改造”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小,主要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普遍性、公共性的问题,对居民本身的日常生活干扰小,实施难度也较低,改善人居环境见效快,能取到“小投入、大改观”的成效;另一方面也因为“微改造”有利于保护社区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资源,留住城市记忆。

  广州日报:广州在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中存在哪些难点?该如何破解?

  骆建云:我认为改造的难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资金投入。目前,我市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政府财政的投入毕竟有限,而且只能投放到公共区域的建设上,还不能用于居民个人产权下的房屋改造。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私人房屋是需要修缮维护的。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研究,可否找出一些路径,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介入或者是居民自发筹资来改造。

  其次,如何发动居民主动关心社区、积极参与到改造提升工作,也是当前的难点之一。对此,需要我们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上下功夫。比如发动各级政府部门、属地机关单位、与属地社区关联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社会组织积极深入社区,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方式,向居民宣讲政策、了解居住困难、征集改造意见,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自己家园改造的热情,指导建立自我管养建设的组织。据住建部统计数据,广州市成功加装电梯总量占全国45%,这说明了居民自我改造的需求非常强烈,如何善加引导,从机制上激励居民,让其成为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的主体力量,值得研究。

  最后,在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具体实施工作上。“微改造”的对象主要为房屋建筑本体的公用部分、小区的公共部分。而涉及居民房屋内部的改造,尤其是设施的完善该怎么来操作,对于有些连基本的居住条件都缺失的老旧小区,应该如何进行改造?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但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一是能否寻找一种微改造与局部拆除重建相结合的方式,二是针对危害到公共安全、影响到城市风貌的房屋,如何以财政资金支持居民进行改造,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广州日报: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广州如何通过微改造,进一步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价值?

  骆建云:广州的历史城区包括旧城区是广州城市文化的根源,最能体现广州独特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保护并复兴旧城、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文化才能真正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塑造独具魅力的广州品质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软实力,这同样也是城市更新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在这方面的核心工作,一是要继续做好保护修缮工作,二是要为其注入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力。

  当前广州的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仍然承担着日常功能,比如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里有大量的历史建筑,而居民也居住在里面,还存在许多商业经营活动,为此,旧南海县社区在“微改造”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保存文脉、为城市留下记忆”,对传统的“两街三坊”的街巷格局予以保护修缮,完善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探索以统一运营的方式引入适宜的业态活化利用社区资源。

  广州日报:老旧小区微改造要注重与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相融合,补齐民生短板,可从哪些方面做好功能“加法”与要素“减法”?

  骆建云:功能上的“加法”。从与城市环境的联系来看,要与城市生活服务功能接轨,具体体现在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功能紧密联系,打造便捷的生活服务圈。从社区内部来看,则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社区管养维护模式,并由街道与居民合作建立自我主动管理的机制。

  要素上的“减法”。突出体现在一些老旧小区中的违规搭建现象,比如在屋顶上搭一个棚屋,或者住在首层私自将房间扩大侵占公共空间等;还有在老城区中不少街巷型老旧小区里还保留有传统批发市场这一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当这些混搭的老旧小区居民对日益增长的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与周边格格不入的无序散乱批发市场发生矛盾冲突时,就需要我们研究如何做出要素上的“减法”。

  “微改造”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建设和改造,而是在建成区内提升和完善,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我们用绣花功夫,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地开展微改造,尤其要评估好社区内的资源价值以及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承载力条件,做好“加法”与“减法”。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是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时代要求

    中国工会十七大擘画了今后五年工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为各级工会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践行工会组织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重要着力点作用,不仅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时代课题,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 涵养创新型人才“蓄水池”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

  • 工会促进就业创业要打好“组合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会促进就业创业,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加强同政府部门的协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解决,从思想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帮扶释放杠杆效应,职业介绍搭建桥梁纽带等方面,促进各类群体多渠道高质量实现就业创业,打出“组合拳”,下好“一盘棋”。

  • 突出建功立业 拓展维权服务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山西大同市总工会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双面向双服务”工作思路,在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在拓展工会工作新局面上步伐坚定。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