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赵林 李诚贤
2020-11-19 13:30:4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记者: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应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更好地统筹它们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昌林:新发展理念辩证统一、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统一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比如,坚持创新发展,将使发展更加均衡、更加环保、更加优化、更加包容,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共享发展,也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坚持绿色发展,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共享发展成为有质量的发展。开放发展是一国繁荣的必由之路,将使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是坚持其他四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五大发展理念缺一不可。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同时坚持而不是只坚持其中一个或几个;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全面落实而不是只落实其中一个或几个。唯有如此,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更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就是很好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发展是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不仅包括量的扩张,还包括质的提升。这次《建议》提经济发展目标的时候,采用了定性描述蕴含定量的方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下一步要更好统筹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发展方面,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着力畅通产业循环。重点是抓好四件大事:一是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水平;二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机遇,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四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开放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在协调发展方面,要统筹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畅通区域空间经济循环。抓好一系列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

  在绿色发展方面,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加强末端治理。国际经验表明,要解决污染问题,70%靠产业结构调整,30%是靠末端治理。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同时,要推动开展清洁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从国债、地方专项债和政府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或采取环保改造投入在税前加计扣除的方式,大规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清洁生产革命。

  在开放发展方面,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增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在共享发展方面,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扩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畅通经济社会发展循环。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提高收入,增加就业。因为只有就业才有收入,才有消费,才能形成国内大循环。此外,要不断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着力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鼓励多方投入,扩大服务供给,筑牢民生底线。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激活人才创新的活力。如何去打造和培育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环境?

  王昌林: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激活人才创新的活力,要完善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机制。

  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化的教育很重要。《建议》提出,2035年要实现教育强国,比我们经济强国还早15年。同时,要注重通过高等教育、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人才全面发展。

  其次,完善人才使用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创造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环境,构建全面、精准的人才政策体系,搭建有利于人才创业、向上流动的阶梯,为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竞争的平台,破除阻碍人才创新的制度藩篱,实现“人尽其才”。

  最后,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职称评定、薪酬制度、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开放多元。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