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水产品检测”冠军张玲:“检测员有责任向公众澄清食品安全真相”(图)
//www.workercn.cn2014-12-1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4个月来,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总工会总承办的深圳市第八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吸引了近5000家企事业单位共36万多名职工参赛,也因项目设置在重视产业导向的同时,还十分贴近民生,而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

  瘦肉精、农药残留、孔雀石绿……每当看到这些内里藏“毒”的名词时,都免不了心头一紧。当食品安全已成为全国性社会问题时,市民唯一能依靠的或许就是最后一道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员等各类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本次运动会也首次新增了这一比赛项目,并分为蔬菜、肉品和水产品三类进行了比拼。

  把鱼去鳞去皮后,取肌肉,加溶剂,捣碎,震荡,提取上清液,重复操作,更复杂的净化和浓缩,留下最后的工作溶液,比对和计算。这就是水产品违禁物品的定量检测过程,也是本次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水产品检测项目的实操项目。对于冠军张玲来说,这就是自己在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市农检中心”)的日常工作。

  张玲是一名博士,本科、硕士、博士都在研究水产品养殖,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自认为“就是个养鱼的”。成为检测员前,她有6年的饲料配置和研发经验,是某家水产品饲料公司的中国区技术总监,工作的成就感来自“配置的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常年与养殖户打交道的一线经验,为她所在的深圳市农检中心调研某些合格率低的水产品奠定基础。“我发现虾类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相对其他季度较低,推测与第一季度虾类养殖方式有关。冬季养虾大多采用地膜,即在水体上方加盖一层薄膜,从而使水温提升到虾类可以生活的温度。但由于反季节的饲养,水体不流动,虾类应激性增大,养殖户也采取了一些对应措施。”张玲说,根据这样的经验,农检中心已经立项准备进行调研。

  对于这次比赛,连水产品养殖博士张玲都认为考核非常严格,比如分液漏斗下缘一定紧贴下方锥形瓶。“操作时把控不好,就会导致定量测试的准确率不高,每一步都需要很到位。”包括张玲在内,5名来自深圳市农检中心的参赛者,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天天练习考试项目。

  对于成功夺冠,张玲归结于自己平日里的两个习惯,多请教业内权威和不断求问“为什么”。操作检测时,如果步骤做不到位,张玲会请教行业内制定操作标准的人。而对于原理,她会不断地问“为什么”,刨根问底,这样对知识比较容易融会贯通。

  既是养鱼专家,又是水产品检测员,亲朋好友、媒体也常向张玲求证“江湖传说”。“例如前些日子网上疯传的给螃蟹打针的图片,其实并不是在注射激素,而是打疫苗。这和小孩打疫苗是一个道理的。”张玲说,检测违禁药品灵敏度都非常高,其使用的单位是微克每千克,即只要1千克水产品有1微克违禁物就能检测出来。她认为,作为水产品检测员,有责任向大众澄清这些谣言,她与同事目前也致力于在微信号“食安深圳”(szfa2013)上普及知识。“去超市、水产品批发市场买鱼还是挺安全的,我们在布吉等水产品批发市场都有驻点检测。”由于现在还没建立起水产品追溯机制,张玲觉得还是从正规渠道购买水产品相对较安全。(中工网通讯员 黄颖 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中工网实习生 罗仪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