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国际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程志强
2020-04-02 07:02:13  来源: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许多共同挑战。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对于人类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彰显中国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冲突对抗没有赢家,和平合作才能共赢。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倡导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各国应对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倡导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多边层面,中国一直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支持者。在区域层面,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开放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中国已连续举办两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开发和共享中国市场,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创造“借船出海”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是各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历史,是不断创造创新文明的历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和谐、建设大同世界的理想。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继承和弘扬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推动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增加共识,促成合作,使不同文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维护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需要超越“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通过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探索解决全球工业化阶段积累的问题、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解决好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事关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中国积极推动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在国内,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在国际上,中国积极服务全球能源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定支持和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将有力推动全球能源发展、经济增长,开启全球能源合作新时代,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携手赢得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国积极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采取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提振市场信心注入了重要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保障合法权益形成良好劳动关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对战胜疫情、迅速恢复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合法权益,进行梳理加以明晰,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劳动关系。

  • 【前沿观察】工会应着力加强劳动争议预防

    劳动争议预防的指导思想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国家适时发布了大量政策和措施,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缓解面临的困难。各级工会要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做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工作,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引导职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动员职工为企业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 【工作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工会应遵循的原则

    始终坚持党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会组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在实处,在所有问题的认识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领会党中央精神要正确、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走样,在具体工作节奏上与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保持同步。

  • 【热点思考】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思考

    连日来,中小微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面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各级政府已出台政策助其渡过难关。当前,已进入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协调的新阶段,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成为政策的着力点。笔者对北京地区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