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把自家草窝变成金窝银窝,岂能不美?-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现场·我在我思】把自家草窝变成金窝银窝,岂能不美?

苏墨
2020-07-30 06:58:0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作为资深酸汤鱼爱好者,我吃遍北京大小贵州菜馆子。但到了贵州才发现,正宗的滋味必须是这厢的水、这厢的食材,才能造就。就像出了茅台镇,就出不了茅台酒一样。

  和我有同感的贵州人不少,采访一路,到哪儿都会被“安利”贵州辣椒:“我们这儿的辣子是香的,别的地方吃不到。”的确,无论是肠旺面还是羊肉粉,就连简简单单的烤豆腐、烤白薯,撒上一把糊辣椒或者兑上蘸水,都美味极了。

  家乡味道是写在味觉基因里的乡愁,为生计出去打工的人,走到哪儿也忘不了家乡的小酒小菜,哪怕只是一味调料。贵州毕节赫章县,地处乌蒙山腹部,山势连绵,身处其中,不觉地想起“千山鸟飞绝”这句诗。不过这个飞鸟难以往来的地方,却“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水塘堡乡居民姚文黔在外打工10多年,听说家乡的路通了,把积蓄下来的5万元钱换成了小货车,做起了走村入户卖东西的小生意。他说,这生意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但每天都能回到自己家,吃老婆做的热汤热饭,和在外面挤工棚可不是一个心气儿。我问他收入,他有点不好意思,“卖对了货,一天有300多元。”“好家伙,一个月也有小1万元,家里的地还有分红,你可以啊。”我不由地感叹,这收入可比大城市的小白领还高。姚文黔说,托修路的福,他这两三年攒下的钱,比之前10多年都多。

  和姚文黔不一样,彭文才端着“土地饭”不放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原来以洋芋(土豆)闻名,可是洋芋管饱不管富,迤那镇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建立万亩精品苹果基地。彭文才算了一下:苹果基地工作一天至少80元,土地流转每亩800元,他家里31亩地,一年就是2.5万元,基地有了纯利还能分红,这一年旱涝保收,可不比种洋芋苞谷强?如他所愿,2019年,果园进入初果期,总产值达到6150万元,7个村的4056户、17232人,都真真正正地脱了贫。

  青砖白墙的小房错落有致,山花烂漫的“乡愁小道”,昔日的“荒茅田”变身如今的“花茂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村民王志强经营的农家乐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吃上旅游饭的花茂村村民,日子过得每天都能笑出声。如今村民们想的不只是把钱装满口袋,更想着传承文化:制酒、纸艺、陶艺、工艺画……“我为我的手艺代言,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母先刚拿着自己独家研制的陶罐容器,展示如何做出美味的鸡汤,最后还不忘嘱咐记者录上电话号码,不然别人要买找不到他。

  大学生金风徐没想到,自己学高精尖技术的,能回家乡找到适合的工作,收入不比北上广差……这一路,贵州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比酒还要醉人。

  老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在贵州,我看到的则是,自己家的草窝摇身一变,成为金窝银窝。农业饭、旅游饭、加工饭、大数据饭……“家乡饭”碗碗都是熨帖的大餐,离家近、活不累、收入高,老百姓心里美滋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起点。”在家门口,端着家乡饭,创业就业守业的贵州人,日子过得比苹果甜、比辣椒红,绿水青山幻化成金山银山,岂能不美?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