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首位藏族院士多吉的地质人生:西藏99.9%土地非常干净(图)
//www.workercn.cn2015-09-01来源: 澎湃新闻
分享到:更多

  结缘地质

  多吉与地质勘探的交集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彼时,未满20岁的他成为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的一名电影队放映员。

  加查,藏语意为“汉盐”。相传文成公主路过此地时,把一块盐放在一个洞里,从此洞里就流出了盐水。该县位于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境内高峰林立、河流纵横。

  1951年,中国政府派出第一批地质工作者到西藏开展地质考察工作,但直到“文革”前,西藏仍然没有正式正规的地质勘探队。为了摸清西藏的矿产资源分布储量以及地质环境,国家开始在西藏招收学生就读地质学院,培养西藏当地的地质勘探人才。

  由于山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丰富,多吉得以接触到当时前去西藏考察的内地科考队。他回忆:“队员中有研究水文、地质还有植物的。他们研究山为什么高、沟为什么深,他们说各种岩石形成的经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1974年,会讲汉语,读过点儿书的多吉被组织选中,作为工农兵学员和另外20余名藏族年轻人就读成都地质学院,学习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但尽管机会难得,多吉并不想读这个名字念起来都有些不利索的专业,喜欢研究水的他一心想要转去水文系,未果。不过,四年后,多吉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当技术员,“地热是以温泉的形式表现,我还是研究了与水相关的东西,这就是缘分。

  也许正如他所说的缘分,在多吉的地质勘探生涯中总能找到前后呼应的桥段——就像当初科考队让他感受到地质学的魅力,后来来自其他省份的同事的认真与坚持对他影响至深。

  在一次课题合作中,多吉接触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他记得当时郑绵平不慎从马背上摔落,腰部受伤。但郑绵平跟队员们装作没什么事儿的样子,坚持在野外考察,“回去以后就动弹不了,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遇到天气不好总会复发。”

  他至今仍记得当年分队队长刘连捷给他的帮助。

  刘连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地质学老教师,河北唐山人。多吉进入分队时,他已进藏十载,年近半百,是多吉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汉族老师。刘连捷对学生十分严格,教完即让学生作图,只纠正一次错误,如再发现有类似的问题,就把图纸撕掉,要求重画。

  “这样的方式非常有用,后来我们到野外去工作,按照他的思路做,既高效又准确。我们在野外的一些生存技能也都是他教的,遇到这样的老师很幸运。”多吉说。

  “只想做个普通工程师”

  多吉所在的勘探小队是先遣队,角色类似侦察兵,即在前期寻找地质线索,一般3月份出山,9、10月份回去。常常是四五个人在海拔四五千米左右的高山上安营扎寨六七个月,食物是出发前准备好的腊肉、萝卜以及土豆,目之所及不见牧民,难觅牦牛。

  多吉觉得这种寻找令他无比亲近大自然,加之年轻的时候充满好奇,感觉一切探索都很有趣。“天蒙蒙亮就出发,不停地走,不停地观察,一边制图一边记录。寻得一个线索就不断地追踪,走到太阳快落山,回到营帐有时是三更半夜,都不知道早上走了多远。”他说,“我们出发的时候都是怀着希望,晚上回去的时候,不管怎么说都会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回去后,大家吃完饭就整理资料,然后睡觉,大部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他以一句“这是地质工作常有的事”轻巧地带过艰辛甚至惊心动魄的经历:泥石流,在日喀则遭遇山体滑坡,雪盲,趟水过河时多次不期而遇大幅度涨水。他说可能是因为生长在西藏,相对熟悉地形,一线勘探多年,没有受过伤。

  他是大自然的探索者,亦是朝圣者。

  “我喜欢走,喜欢走到大自然中去。我想大自然是慷慨的,但慷慨是有原则的。如果你认真地去对待,你想得到的资料、数据以及你想解决问题的答案,大自然都会告诉你。”他说。

  2001年11月,多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8月,他出任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副厅级),自治区科协副主席。至此,多吉逐渐退出一线勘探工作。2011年,他出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

  “其实最初学地质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多吉告诉澎湃新闻。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