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苗建印:为嫦娥三号穿上“冷暖衣”的人(图)
//www.workercn.cn2015-08-25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拒绝高薪

  打造国产生产线

  从小苗成长为大树,苗建印始终扎根于脚下的沃土。早在求学时期,苗建印就是系里唯一不考托福、不考GER的人。他说:“我就在中国干,这里才能实现梦想”。多年后,当他以众多国际热控顶尖专家“座上宾”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时,在国外饱受世态炎凉的同学们才真正理解了他当年的选择。

  苗建印于1999年硕士毕业,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还没有回暖,由于任务少、待遇低,大批人才纷纷出国、转行。“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中国航天的热控搞上去,所以毅然迈入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大门,一头钻进了实验室,从此就和热管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还在实验室里花了5个小时,为自己规划了热管技术发展的‘蓝图’。” 忆起往事,苗建印微笑着说。

  工作第一年时,面对机关的盛情邀请,他婉言谢绝;工作第四年时,面对升任管理岗的机会,他仍婉拒;面对国外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他不为所动;面对某公司百万年薪的诱惑,他依然摇头。他说:“我就在航天干,这里才有我的舞台”。

  2001年,苗建印任组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图纸进行电子化和生产线设施建设。他带领着大家连续两个月每天超14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梳理产生多达200余份的产品化体系文件,精炼出的十余种经典热管型谱。这些为热管生产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更为后续热管出口与国际对标铺平了道路。

  他摒弃了购买国外生产线的想法,致力于打造清一色、全流程国产化的生产线。班组建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生产线,不再受制于人。作为新一代的热管领头人,苗建印深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当外国公司想要购买这条生产线时,苗建印坚决地说“No!热控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把眼光放长远。”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