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为土木工程强国梦奋斗卅载
//www.workercn.cn2015-05-14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爱生如子教学更教做人

  作为一名教师,聂建国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科研上,他要求学生对每个试验细节都一丝不苟,理论分析要严密准确,写论文要反复修改,文献引用要真实客观;生活上,则对学生十分热心宽容,时常主动和学生谈心聊天,发现学生的困难并热心帮助解决。

  对于人才培养,聂建国有他的独到理解: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人”,会“为人”才能更好地“为学”。他的教导内容,细化到如何礼貌待人,圆桌吃饭有哪些礼仪等,谆谆教诲,宛如学生的父辈,让学生倍感亲切。

  学生身体不舒服时,聂建国会打来电话问候,甚至去宿舍看望,鼓励对方安心养病。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身体不适担心影响学业,精神压力很大。聂建国安慰他安心养病,还精心帮学生调整课题进度,学生后来顺利毕业,取得很好的发展。

  2011级博士生周萌回忆,聂老师常对同学们说: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一个人,他一直身体力行影响着学生。在他的感染下,勤奋刻苦已经成为他所带的团队的最大特点。

  在忙于工作之余,他也很有生活情趣,他喜欢烹饪,“包办”家中的做饭任务,很多同事和学生都尝过他的手艺,赞不绝口。“辣椒炒肉片,应该用肥瘦相间的肉,拿热油爆一下……”周萌一次和聂建国汇报完研究课题后,无意中被老师看到他在微信里发布的做菜照片,结果聂建国兴致勃勃地聊起自制菜谱,推荐他试试。“照方抓药”,周萌果然做出更加美味的菜。

  连续4年被选为“良师益友”

  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聂建国始终非常谦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他的一贯准则。领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实验室,开始忙碌的研究工作。他还常常回忆起两位恩师——在郑州工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孙国良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沈聚敏,始终没有忘记是恩师当年的指导和引领,才使自己有机会在组合结构领域取得一些成绩,他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学生。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立一等人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聂建国多年以来培养了近百名组合结构专业人才,大批学生成为行业骨干。2003年,他获得清华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后连续4年被研究生推选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并作为历年获此称号次数最多的16位导师之一,2013年入选清华“良师益友”名人堂。2014年,他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受到他的影响,学生朱力去年毕业时,放弃了几家研究院的高薪邀约,选择了和老师一样的道路:进入高校执教,把老师教书育人的激情延续下去,薪火相传。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