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布鞋院士”上哪儿去了(图)
//www.workercn.cn2015-01-11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黄老邪”

    突然。惋惜。

    对于老师的离世,学生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他曾在博客里说起“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说:“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5年了,博士生赵静还记得李老师给她们讲解的“尺度效应”,他会用武侠中的“凌波微步”来类比,告诉我们,卫星高度不同,看同一个东西不一样。

    研究生孟杨繁宇最爱看导师的博客,他的博客如同他的课堂一样风趣。

    “老师善于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他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孟杨还记得到老师家里,“他让我们坐在沙发上,自己却坐在小竹椅上。他是院士,但是平易近人的,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只是,再没机会听他讲课了。”

    他真的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科学家。有人说,博客是他的自留地。

    在博客的世界里,他以“老邪”的身份存在。关心时事,与网友交流。

    “黄老邪答学生问”被网站推选为精华。

    “2013年2月底到3月初,某日。首先,感谢大家,我因病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更加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向大家道个歉,感谢和道歉。下面是同学们提出4个科研或者是学习上的问题……”

    网友回复道:看到先生深夜写了这么长的文章,忍不住爬了上来。先生近段时间笔耕不止,思考问题很多、很深入,让人既欣喜又担忧:喜的是说明先生的身体一天天康复得越来越好,忧的是担心先生累坏了身子。

    在网友们看来,“老邪”是一位善人。几年前,他就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身上的东西越少越好。”李小文刮去一切令自己感到繁杂的枝枝蔓蔓。他不断地刮去繁冗的社交活动,将自己的生活半径缩减在自由书斋里。有时去外地开会,他也恨不得“白天去晚上就往回赶”。他不爱去办公室,“因为总是会被打扰”。他怡然自得的时刻是坐在书房里思考问题,热衷于让思绪在博客上自由驰骋。

    让网友不能平的是,他的博文永远停在了5号那一天。(记者 靳晓燕 齐芳)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