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谢鹏
//www.workercn.cn2017-09-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谢鹏

  人物背景:谢鹏,平远镇木瓜铺村党委书记,砚山宏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2年被评为砚山县首届“巾帼创业之星”;2013年荣获砚山县首届“七乡突出贡献人才奖”;2014年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5年被文山州人民政府授予“文山州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评为文山州道德模范。

  我叫谢鹏,是砚山县平原镇木瓜铺村村委会党委书记。

  我中专毕业以后进入供销社上班,1992年下岗,我的老公跟我同在供销社,也下岗了。

  下岗以后我们没有任何收入不说,每年还要给原单位交回1200元,无奈之下,我在街上摆摊,开始卖卷粉,后来卖点小百货,就这样起早贪黑挣得300元,这是当时我家全部存款,没想到,后来我们家就靠这300元发家。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骆驼饲料公司的营销员。我就跟着他去到昆明参加公司培训,当时手里面就300块钱,用这些钱从公司批了饲料拉到平远街来卖,我就在我摆摊的那里租了门面,开始卖饲料。

  我不仅卖饲料,还去农民家里教他们养猪的技术,很多农民养的猪身上皮肤上都有癞子病,跟他们讲多少遍他们都不明白,只有做给他们看,我就钻猪圈里面,拽着猪尾巴给猪身上上药,教他们怎么喂,大家都愿意买我的饲料,我去一次,一个星期之后,猪的长势明显就不一样了。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可以卖掉一东风车的饲料,有15吨!

  那时我一年可以赚几十万元,最高的1个月就赚了5万元。

  后来公司就把整个文山的市场都交给我来做,我做饲料生意一直做了13年。

  通过那些年的积累,我家有了一定的资金,我老公有了开饭店的想法,我们后来花了240多万元,买了10亩地, 2011年盖了饭店,后来有朋友建议我在饭店旁边的空地上盖个酒店,我们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2012年又盖了酒店。酒店正式营业是在2012年下半年,开业半年就赚了300万元。

  我从一个普通的供销社女职工,变成一个农民,又变成一个饲料销售商人,挣了一些钱,我总是在想,我自己日子好过了,不能忘了那些还在生计困难中挣扎的姐妹,2012年,我召集了平远地区41名下岗女工创办了占地30余亩的砚山县国豪科技牧业有限公司,使得这41名姐妹有了稳定的收入。

  也就在这同时,我还想到了周围村庄的农民兄弟姐妹。

  其实,还在我做饲料生意的时候,我就开始以“撕借条”的方式帮助农民了。

  那前后总共有80多万元的饲料欠款条子被我撕了。

  我还在做饲料生意的时候,早在2006年,我就被上级领导派到新平社区去当副村长,领导说你做生意也是做,带动当地百姓致富也是做,我就去了。从副村长到村长,又做到社区党委委员。

  再后来,受到上级党组织的信任,我又当选了木瓜铺村村委会党委书记至今,责任更大,担子更重。

  为带动更多贫困农民一同脱贫致富,2012年12月,我组织周边农户,本着“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筹资创办砚山宏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无力筹集股金但又有意入股的困难户,我就按每人3000元一股的份额,自己出资帮其垫付。并聘用他们在养殖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签订劳动合同,除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外,每年按员工所入股金比例进行分红。

  截至目前,已有586户农户投资入股,带动320多户农户创业,合作社牛存栏500余头,累计销售肉牛1000余头,产值达1200余万元,养殖户年均增收4600余元;解决就业再就业50余人,员工月工资高达3500元,分红股金突破3万元。

  我现在还养着500多头牛,母牛有400多头。

  我把母牛分给村民,下了牛犊他们一头我一头,我的牛犊我又发出去给别的村民,叫他们养,养大下牛犊还是他们一头我一头。现在木瓜铺那边每家都有牛,一头牛能卖一万二三,基本可以脱贫了。

  州委童志云书记要求我们打脱贫攻坚战要大力推进产业帮扶,我搞的母牛、肉牛养殖与童书记的指示不谋而合,一头牛可以使一户农民脱贫,我们要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我们木瓜铺村有166户贫困户,今年要脱贫133户,剩下的33户,明年必须脱贫。

  州委童书记说,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要我们把“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当作推进脱贫攻坚的思想支柱和力量之源,早日使我们木瓜铺村的166户贫困户脱贫,和全国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小康,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陈昌云 黄榆 文/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