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神眼交警”程烨:饭后散步抓住盗抢车
//www.workercn.cn2017-09-01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饭后遛弯儿发现盗抢车

  程烨的眼睛能神到什么程度?吃完晚饭,出门散步消食,也能顺手破个案。“你看这个车子,停在我家附近,有啥问题?”他指着案卷里一辆雅阁轿车和它的牌照、车架号特写等图片。记者看了半晌,并无头绪。

  “铆钉啊。车架号有的是贴的,有的是铆上去的,铆钉有从上向下,也有反着来的,各个品牌的车,都有自己固定的工艺模式,不可能同款车型,这个用铆钉,下一个就粘贴。而且有的字体是黑底白字,有的是白底黑字,有的甚至中间还有变化。这里头学问可大了。”程烨说,当时在家门附近随意溜达,看见这辆雅阁车,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不对,于是凑过去看了看风挡玻璃下的车架号,接着就打电话给队里,叫拖车。

  问题出在哪儿?车架号的铆钉方向反了。这在他的眼里,已经属于技术水平太低、明火执仗级别的伪造。拖回交通队查实,果然,这辆车是在河北被盗抢的,改头换面弄到北京开——但是这么巧合又这么窝囊的被查出来了。

  在同事们的口中,以前干过刑警的程烨现在也一直浑身带着刑警的味道。所有的零碎时间都要被他利用起来,没事儿就研究各大品牌的车系车型。睡觉之前突然想起来某个车型有什么新变化新特点,也得在微信里骚扰一下同事们。

  “应该说吧,从警17年,从2011年开始查涉牌案件,见到太多涉牌涉证违法车,肇事逃逸之后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了。”最令他痛恨的莫过于克隆车,监控上看到的车牌、车型、颜色完全一致,等根据车辆登记信息找到了车主,车主麻利儿地把车开到交通队,细细查看一番却毫无碰撞痕迹,这可怎么办?车主都是无辜的吗?未必。

  按照程烨的经验,现在“自我套牌”的越来越多:开一辆真车,假称号牌和行驶证丢失,补领一套全新的,再将新牌新证装在一辆和原车同款、同颜色甚至同生产年份的车上,再找地下修理厂将车架号涂改成原车的——一切天衣无缝。

  去年夏天,就是这样一款几乎天衣无缝的自我克隆车,在朝阳某写字楼被程烨一眼看穿。“当时我们正在蹲守别的案子,整整三天,闲得难受,突然这么一个车从停车场开出来了。猛一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它是哪儿有问题,总之就是觉得有问题。”他回忆说,似乎不太像中规车,但是又好像照着中规的标准改过了。于是赶紧查询车辆信息,果然,车主曾经补领一套号牌和行驶证,嫌疑程度马上上升了。警车追上去,将宾利截停,细细一查,真牌、真行驶本、车架号没问题。但是,程烨疑心还是不减:车架号的粘贴工艺好像和原厂不太一样,先带走。

  车子扣了,车主怒气冲天带着全套合法手续追到了交通队,一连串地质疑责问。程烨没吵没怒,将宾利拖到了4S店,直接在4S店的电脑中读取,获取了车辆真正的车架号:这才是它真实的身份。一切真相大白。

  在程烨眼里,办好某几个案子虽然也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从案子当中发现日常交管工作中的不足。比如号牌补办,原本是方便车主,却被不少无良人士钻了空子。如今,这个漏洞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之下,早已堵住:凡那些存在可疑的补办申请,即使照常办理,也会就此进入交管部门的重点观察名单,毕竟,被无所不在的电子眼盯着,对任何一个开车人而言,都算不得什么轻松的事。

  自交管局涉车案件专业侦查队成立至今,程烨直接参与查处各类涉牌案件1097起,涉案价值超亿元。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喜欢车,喜欢琢磨,算是把爱好和工作糅在一起了,可能天生适合干这个。”

  本报记者 安然 文

  通讯员 张耀 摄 J060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