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谭敦炎:精心施教匠心育人
//www.workercn.cn2017-09-01来源: 新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教以来,谭敦炎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年年超出额定教学工作量,教学中他始终坚信“艺精靠磨练,严师出高徒”。

  吉乃提汗·马木提是谭敦炎所带的博士生,从本科开始,她与谭敦炎结识已有13年。“谭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老师。”吉乃提汗说。大学期间,只要是谭老师上课,他总会提前到班里,并且要求学生也必须提前10分钟进教室,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谭敦炎对教学工作的严谨也感染着学生。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在指导学生做论文过程中,谭敦炎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一遍一遍地讲解和修改。吉乃提汗的博士毕业论文谭敦炎就帮她修改了20多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吉乃提汗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理论教学中,谭敦炎十分注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知识特点因材施教,严格规范课堂纪律,采用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要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同时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教学有方,课堂有吸引力,他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三尺讲台育人才

  师者,德为先。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谭敦炎以身示范,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并重的原则。

  日常教学工作中,他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常常结合自己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大学教授的亲身经历,义务为本校及其他院校学生举办知识讲座和专题讲座,将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各族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民族团结。

  目前,谭敦炎已培养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民族的10余名硕士、博士,是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最多的教师。同时,他还指导少数民族教师申报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均师从谭敦炎,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刚上研究生时,因汉语不流利,最担心交流不畅,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对每一位学生,他都尽全力关心和爱护,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阿马努拉说,谭敦炎不仅传授给她知识,更教会她如何做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54岁的谭敦炎身上得以生动的体现。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卢娟娟也是谭敦炎的博士生,她说,有一次,谭老师和学生去野外,6月的沙漠腹地温度高达40℃,谭老师中暑了状态特别不好,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带领大家采集标本,并且比学生采集得还要多,这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