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凤鸣:守望“春天”
//www.workercn.cn2017-04-19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守望“春天”

——辉南县辉发城镇中心小学教师李凤鸣的故事

  李凤鸣,是辉南县辉发城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女教师,今年55岁,有着37年的班主任生涯,一直兢兢业业,默默耕耘。

  1980年9月,李凤鸣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把孩子视为“春天”。37年来,李凤鸣没有让孩子擦过一次黑板,怕粉笔的粉尘对孩子有伤害;原先农村的教学条件简陋,冬天取暖得生炉子,没安装暖气那10多年,李凤鸣都是自己早早到校去生炉子,让学生进到教室就是暖暖的,怕冻着她的学生们;没有让学生们用冷水洗过抹布、拖布,怕那双双稚嫩的小手受到伤害

  ……

  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李凤鸣也是操碎了心。2006年至2008年,班里有一位学生天天逃学去网吧。当时,李凤鸣自己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母亲照看的阶段。为了让学生戒掉网瘾,李凤鸣就把自己的孩子锁在家里,晚上放学,李凤鸣去网吧找到这个孩子把他送回家,去家访,家长感动得不行。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在山东工作,只要他回家乡,必来看望李老师。

  李凤鸣所教的学生大多数父母是农民,每到农忙季节都得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劳动,根本顾不上孩子,有的孩子上学不洗脸,男孩子的头发长了也不剪,甚至还生了虱子。看到这种情况,李凤鸣就拿来家里妈妈为哥哥、弟弟剃头的推子,给这些孩子剃头,打扫个人卫生。

  对班内的12个留守儿童,李凤鸣给予了特殊的关爱。金鑫是个朝鲜族的孩子,父母离异,母亲在韩国打工,父亲也不与金鑫联系,他与年近八旬的外婆生活在一起。刚入学时,孩子贪玩,再加上语言不通,学习非常吃力,每天放学把书包放家就不见踪影了,外婆跟在后面根本追不上。李凤鸣面对这个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金鑫敢说敢讲,在课后为他讲人生道理,要求他学会感恩,学会自强。每天放学,李凤鸣让金鑫和几个住处离学校近的留守孩子在学校读书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辅导。寒来暑往,5年多了,如今这个孩子活泼快乐,成绩优秀。

  现在,班级里的留守儿童每天都快乐向上,懂得感恩,能够自强自立,她教的学生陈雨欣今年被评为县级“最美少年提名奖”。

  1997年6月6日,李凤鸣12岁的儿子春游野浴溺水,作为母亲,她崩溃了。平日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她,爱生如子,在儿子和学生的天平上,李凤鸣觉得无法倾向儿子,她把更多的耐心送给了顽皮的学生,把更多的笑脸投给了进步中的学生,而在儿子身上只有严厉。几天后,李凤鸣拭去脸上的泪水,拖着摇晃的身体,又站到了三尺讲台上。

  几十双期待的目光中,这位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少一些以往的笑声,教态依旧和蔼,语调依然悠扬。

  感伤平复后,李凤鸣在37岁的时候生了第二个孩子,她的二儿子将在今年5月份高考。这些年来,李凤鸣的二儿子开家长会时,都是孩子的姑姑代替李凤鸣去的。李凤鸣说:她不能丢下几十位孩子去参加自己孩子的家长会。2008年,李凤鸣的家搬到了辉南县朝阳镇住,二儿子在辉南县实验小学上学,李凤鸣每天6点钟就得到辉发城镇中心校上班,而二儿子的班级在7点钟才能开门,无论刮风下雨,李凤鸣的二儿子都要在校园里玩上一小时。后来,学校专为李凤鸣的二儿子配了一把钥匙,挂在孩子的胸前

  ……

  面对大家的孩子,她有太多的不舍。李凤鸣在北京的亲属为2017年即将退休的她找到了一所私立学校当教师的工作,工资待遇是包吃包住每月5000元,这对于一个家庭收入不高还要管老人、供大学生的李凤鸣来说,是个比较大的诱惑。面对这些福利,李凤鸣放弃了,她已经向组织提交了5年的申请,还要在教育前线,再当5年的班主任。

  多少年来,经李凤鸣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在连续多年的各级质量测试中,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都居学校年组第一,她本人也获得了“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县级优秀教师”“通化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李凤鸣老师获得了“辉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从李凤鸣的身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平凡小事,但是李凤鸣坚持做好这些小事,用爱对待她的每一位学生,甘愿做起了“春天”守望者!

  本报记者姜忠孝 通讯员李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