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劳动者之歌:“我练的其实不是速度,而是服务”(图)
//www.workercn.cn2016-04-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满足“只是胜任工作”

  吴雄飞的师傅是合肥燃气集团的“老劳模”徐辉。对于吴雄飞取得的成绩,徐辉评价:“小吴有一种绝不满足于‘只是胜任工作’的追求。”

  “正常人只要认真学两年,就能胜任燃气灶具维修的工作。可是对小吴来说,‘能够胜任工作’这个要求太低了。”徐辉说。

  2007年,吴雄飞从部队转业至合肥燃气集团时,对燃气灶具维修可谓“一窍不通”。没有学好技术,单位是不让出去干活的。吴雄飞骑着电动车,师傅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吴雄飞喜欢问问题,只要遇着不懂的,一定会追着师傅问。对于“疑难杂症”,吴雄飞还专门记在笔记本上。

  当上徐辉的徒弟后,吴雄飞更是进步飞快。不过他还是挨了不少批评。

  一次下班后,一个用户打来电话,说家里的外挂表铝塑管坏了。按照操作规范,这样的维修必须两人配合才能完成。吴雄飞不想麻烦已经下班的同事,就一个人赶了过去。事后,师傅徐辉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

  出于好心却受了批评,吴雄飞渐渐明白,违反操作程序更严重。

  好在,批评并没有影响到他苦练技术的热情。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吴雄飞把刚装修好的新房租出去,带上爱人和在哺乳期的孩子一起在单位附近重新租了房。

  “但凡是苦活、难活,他都愿意去干,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机会碰到各种故障,进步也就更快。”徐辉说。

  提升速度是为了提高服务

  吴雄飞把技术练到了“极致”,对工作的理解也开始发生“蜕变”。

  在吴雄飞的服务区域里,很多用户经常会“点名”找他,甚至亲切地称他为邻家小弟。有人说是因为他技术好,更多的人则说是因为他“人好”。

  在吴雄飞看来,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把技术练到极致的终极目的,其实是为了把服务做到极致。”

  一年冬天,一位用户打来电话说家中好像有燃气的味道。吴雄飞赶紧赶到用户家,可用户却认为“问题不大”出门了。吴雄飞不放心,寒冬腊月,空洞洞的楼道里只有他一个人,只能不停地跺着脚来驱走寒冷。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后,用户才回来。

  吴雄飞也有和用户“较真”的时候。有一用户在擅自更改厨房房屋结构并且未安装厨房房门的情况下要求开通燃气,甚至将拒绝执行的吴雄飞同事堵在家里不让出门。吴雄飞连忙赶过去,跟用户平心静气讲道理,慢慢安抚用户的激动情绪,最终得到用户理解。

  在和用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吴雄飞发现了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上缺乏照料,便将这些用户列为“特殊服务对象”。

  家住西园新村的徐奶奶80多岁,独居在家,双眼近乎失明。有一天,徐奶奶说想在自己院子里种点菜。吴雄飞听后,立即帮忙从郊外拉回满满一车的土,帮徐奶奶把菜地整理好。听说徐奶奶晒衣服不方便,吴雄飞又自制了一个能够移动的晾衣架给她。

  最多时,吴雄飞一个人照顾18个像徐奶奶那样的“特殊服务对象”。

  名气大了之后,很多看似不归他管的事儿都渐渐有人找上来:家里排风扇坏了找他,太阳能热水器坏了也找他,甚至有人家里的门锁坏了也找他。“有些事儿是举手之劳,都是给用户服务的事,能做为啥不多做一点呢?”吴雄飞说。(陈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