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永焕:检修班里的发明家 十年拥有七项国家专利
//www.workercn.cn2015-06-2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年拥有七项国家专利

李永焕:检修班里的发明家(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015创业者)

 

图为李永焕在检修供电设备。本报记者 任胜利摄

  “过去光把散落的接地线缠好保存就要20多分钟,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事儿。”河南嵩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王师傅爬上9米高的电线杆,将损坏的“绝缘子”换下,手持“电动缠绕接地线工具”将散落的接地线归整好,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电动缠绕接地线工具”仅是嵩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80后小伙儿李永焕7项国家发明专利中的一个。作为检修一线的普通工人,被其他师傅尊为“发明家”,他腼腆一笑:“在本职岗位上搞发明,就是要让大伙儿干起活来省心、省时、省力。”

  2004年,大学毕业的李永焕来到豫西山区嵩县供电公司工作。“新人摸底考核,李永焕排在前几名。”运维检修部主任刘向东说,原本可以留到办公室的他,却主动要求到户外一线工作。

  2007年9月,嵩县35千伏陆浑变电站遇到一件棘手的技术难题,在变电站微机保护更换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调试变压器保护装置异常现象,就连当时在场的厂家技术人员也有点束手无策。

  为了不耽误工期,李永焕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现场的实际问题,和厂家技术人员几经沟通,暂时解决了故障,但问题根源还是没有找到。

  喜欢刨根问底儿的李永焕把问题记录了下来,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专业书籍,登陆专业论坛与专家们交流学习,终于发现症结所在。

  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碰到的都是紧急状况:一个小小的设备故障,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居民生活、企业生产。李永焕说:“问题越是棘手,我越想把它搞定,这样才越体现自己的价值。”

  2012年6月,嵩县110千伏大章变电站需要更换一台功率更大的新变压器,要敷设电缆1560米,52根电缆104处电缆头需要制作。同事小张用裁刀给电缆剥皮时划伤了手,“因为电缆是圆的,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刀子划伤,用力大还容易伤到电缆纤芯。”刘向东告诉记者。

  李永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是有一把专用剥控制电缆的工具多好。他翻资料看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突然豁然开朗。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他制作出“电缆剥皮刀”,为工程节省了两天时间。

  “这孩子心细,新玩意儿用着真不赖,原来需要10个人干的活,现在4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干完。”李永焕的师傅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电缆剥皮刀随后在单位推广并取得专利证书。工作10年来,李永焕已拥有7项专利技术,成为同事们眼中的青年才俊。“我就是一名基层的电力检修工,充其量算一个钻研草根。”他说。 (本报记者 任胜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