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杨祖华:妙手仁心降病魔(图)
//www.workercn.cn2015-05-29来源: 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杨祖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从医33年,常常自己忍受病痛的折磨为患者动手术,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与称号。

  “病人有需要,再累都得上!”5月25日下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杨祖华对记者说。从医33年,杨祖华治愈许多病人,而自己却严重透支身体。他双腿患淋巴管炎,发作时高烧、疼痛,却自己硬忍着,吃了止痛片、打完止痛针,马上为病人手术,忙完后自己再接着输液。

  几天前,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子遭遇车祸,导致开放性骨折,辗转到三院就诊时伤口已感染化脓。正逢周末,按医院惯例一般不安排手术。杨祖华二话不说,当天就加班给他实施了手术治疗:“多耽搁一天,病情就可能加重一分,既让病人多担风险,又会增加费用负担。当医生,必须处处为病人着想。 ”

  杨祖华没有“名医”的架子,哪里艰苦,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抗洪救灾,他主动报名到灾区一线;下乡义诊,他有时间就参加。 2001年,医院启动对口支援基层,他第一个报名,在革命老区金寨县吴家店镇呆了一个月,为百姓治病,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2004年,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杨祖华在一次单位体检中被确诊为肾癌。确定手术日期时,他首先考虑的却是“刚接诊一个股骨颈肿瘤病人,我明天得先帮他把手术做了”……就这样,他硬撑着忍痛在手术台前站了两个多小时,为病人顺利完成手术。两天后,他接受了肾脏切除手术。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杨祖华术后20多天,科室遇到一台疑难手术。二话不说,他拖着虚弱病体立刻赶到手术室,坐在手术台边现场指导,直到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一个月,他便执意要求上班,每天坚持正常查房、诊治和手术。由于每天接受的抗癌药物注射会产生强烈副作用,他担心会因此影响工作质量,就自行把注射时间从上午改到晚上,“这样不会影响工作,一觉醒来,什么难受感觉都过去了”。2012年,杨祖华又被确诊为颈椎间隙椎板炎、椎体血管瘤,高血压病也越来越重,“头晕,每天要吃5片降压药。 ”忍着严重不适,他仍选择坚守在心爱的手术台前,理由只有一个——“病人需要我”。

  杨祖华钻研业务,学习探索先进技术。他开展的“螺旋型椎体融合器及复位器在腰椎失稳中的应用”获得省级奖励,配合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还在省内率先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安徽省十佳医生”“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与称号,今年4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祖华坦言亏欠家人太多。儿子的成长经历中,他这位父亲始终“缺位”。身为独子,母亲病重住院,他未请一天假。母亲弥留之际,正逢一位远道慕名来的农村患者要做手术。虽然痛苦,他还是选择了走上手术台。等忙完手术匆匆返回病房,母亲已去世……(记者 王慧慧)

  【人物感言】

  当医生,不就是天天看病吗?只要病人需要,再累我都会上!杨祖华在工作中。 张晓玲 吴开琴 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