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徐晨:北京爷们演绎精彩的“贵漂”生活(图)
//www.workercn.cn2015-05-27来源: 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徐晨与公司技术员工探讨产品技能开发与产品技术革新。

◥办公室就是徐晨的家、工作室和实验室。

  ▼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徐晨对产品研究一丝不苟,总是反复亲手实验,直至满意。

  走进贵州智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有限公司,提及公司技术总监徐晨,公司员工都竖起大拇指称他为公司的“爱因斯坦”,各种技术难题都必须在他的研究、指导下完成后,再安排实施。

  作为中国科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徐晨正在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在乌当区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进程中献计出力,在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为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展示中心、电商中心的建设寻找答案。他高度近视的眼睛里折射着对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智慧,谈及对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看法,徐晨说:“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资产。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应用和通讯产业的兴起,大量碎片化的数据能够通过‘云’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数据资源。作为从事计算机工作近30年的从业者,经历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无论从技术到应用,正向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转变,作为从业者正赶上了一个发展的好时代。”

  随着贵阳采取一系列动作,在大数据产业领域频频发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贵阳、投身贵阳、扎根贵阳,为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徐晨就是这支“贵漂”队伍中的一员。徐晨家在北京,妻子和儿子在北京,看好贵阳的发展机遇,他离开北京来筑,开始新的事业和生活,被同事称为“贵漂”。在贵州智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注册的70余家企业里,像徐晨这样的“贵漂”就有100多人。

  徐晨吃住在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从早到晚都在忙于工作。在采访徐晨的3天里,笔者发现,他上午处理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北京客商召开视频会议、洽谈业务,下午与公司技术人员研究发展课题,到网络终端了解处理技术问题,工作起来忘记了采访人的存在。

  “在目前状态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导致大量的数据没有挖掘、使用发挥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散落在政府、企业、个人等方方面面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未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对大数据采集、清洗、挖掘、呈现、应用的工具上进行开发,为打造智慧城市提供高效、易用、安全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提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徐晨充满信心。

  徐晨认为,贵阳发展大数据和乌当区打造智慧城市试点让他有了用武之地,赶上了一个发展的好时代。(通讯员 韩德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