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全国劳模杨恒俊:千万富翁带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一心一意,打造德胜品牌壮大村级经济

  由于德胜村地处偏僻,一直以来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种养殖业来维持生计。杨恒俊经过多方考察走访,提出了走品牌化经营道路。他从自家企业拿出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以德胜种养殖合作社为主体,与高邮市横泾镇合作进行咸鸭蛋贴牌销售。2010年,德胜村通过“借鸡下蛋”的方法,成功“孵化”出“德胜牌”咸鸭蛋,并借助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将咸鸭蛋远销江浙沪等地,每年为村集体创造收入40万元。2011年,杨恒俊又成功将无锡阳山水蜜桃引入,打造“德胜牌”水蜜桃,进一步放大“德胜”品牌效应。如今,德胜农产品上演连轴好戏:村里流转300亩土地规划建设德胜有机大米;盘活存量土地,建成1000多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发展德胜工业;鼓励村民自办采摘、垂钓、饮食等“农家乐”,发展德胜休闲旅游项目……

  随着品牌运营村级资源的深入推进,德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14年,德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4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扭亏为盈,跨入靖江强村第一梯队,德胜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往情深,自掏腰包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德胜村人人都知道,经销“德胜牌”咸鸭蛋时,启动资金40万元是杨恒俊自己掏的;建标准化厂房,杨恒俊又将自己的100万元无偿借给村里,至今这笔钱村里尚未偿还。

  也正因为对乡亲和乡土的一往情深,杨恒俊还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在杨恒俊的主导下,德胜村首创村民“民生档案”,采取“一户一档”的方式,将每户村民的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基本信息等全部录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民生档案”提供的信息,村里动员企业主捐资,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改善低保户的生活。目前,德胜村已实现村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全覆盖。

  2010年,杨恒俊多方筹措资金180万元,建成集劳动保障、计生服务、农家书屋、农民广场、体训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为全村近2400名村民的提供一个共同家园。去年,杨恒俊自筹资金80万元,打造1.4公里立体生态走廊和80米忠孝文化走廊,不断丰富村民休闲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改造处理全村生活污水,新建污水处理池四座,铺设管道4.5公里,铺设和改造道路15公里,新建桥梁8座,所有农户的住房进行立面出新,新栽各种苗木近300万棵……近年来,德胜村用于改善民生的各项基础设施投入近千万元,焕然一新的德胜村新面貌、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得到全村百姓的交口称赞。

  为了德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让广大乡亲能够尽快的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杨恒俊忘我地工作。他为德胜做出的贡献和他的勤政廉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村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个都称赞他是一名勤政廉政的好干部、一名一心为民的好村官、一名舍己为人的好模范。(刘六一贾秋敏 夏雪红 记者吴超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