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火车司机薛军的四本驾照
//www.workercn.cn2015-03-21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班次12个小时干下来,除了牙是白的,全身都是黑的。那时有人编了段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炭的,走跟前一看是机务段的。’说的就是我们司炉工。”薛军笑着说,有一次,他母亲给他送饭,愣是半天都没认出他来。

  与其他工友相比,薛军钻劲十足,别人在闲暇之余喝茶聊天时,他总是抱着业务书籍埋头苦读,不断“充电”。细心的他发现,投煤时只有形成三面高一面低的簸箕型炉床,煤炭燃烧才最充分,火车动力最强劲。他总结出蒸汽机车“一触、二摸、三闻、四看”检车法,在整个机务段推广。

  在当时,由司炉转为司机,要通过理论、钳工、投炭、给油等一系列考试。稍有不慎,安全行车纪录就归零,一切还得从头开始。有很多司炉工终生没有通过司机的考试。可是薛军硬是凭着那股子钻劲儿,在1987年考取了蒸汽机车驾驶证。“感谢那段当司炉工的艰苦岁月,如今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都能从容应对。”薛军说。

  后来,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时速也从60公里提高到90公里。“在内燃机车内部的电气间、机械间、冷却间作业,在前后司机室操纵,就像住进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内燃机车不吃‘粗粮’——煤,而改吃‘细粮’——油了,工作服比以前干净了许多。”1992年考取了内燃机车驾照的薛军,笑称自己“鸟枪换炮”。

  但内燃机车排山倒海的噪声,令薛军不胜其烦:“机器发动后震耳欲聋,驾驶室内两人说话基本靠比划和‘吼’;除了吵,还有难闻的柴油味。开完一趟车,从头到脚都是油味。还没进家门,家里人就知道我回来了。”这期间,薛军没有停止钻研,自学了大量柴油机、电气方面的相关知识。他创立的内燃机车“利用动能”闯坡法和“柴油机转速控制”节油法获得好评。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