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祝勇:用笔连缀起一部故宫“极简艺术史”

汪佳佳
2019-05-19 15:33:41

  

  钱报读书会现场

  

  祝勇是拜倒在故宫“石榴裙”下的人。

  祝勇和故宫的不解之缘,从2003年开始。那一年,祝勇写了《旧宫殿》。2011年,祝勇又写了《血朝廷》——也就在这一年,祝勇正式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从此他便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座一直令他神往的宫殿。

  这位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他带着新书《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1》来到杭州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作客钱报读书会。

  在给钱报读者签名时,祝勇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兰亭虽远终须到,莫向行人问路程。”故宫就是他心目中的“兰亭”。

  “故宫是一辈子也写不尽的,可惜我的生命太短了。”祝勇说。

  一座故宫

  收藏了七千年

  祝勇是谁?

  说起他的作品,你一定不陌生。前一阵子热播的综艺《上新了故宫》就是他担任总编剧的作品。在邓伦、蔡少芬探秘倦勤斋那一集里,介绍倦勤斋历史的那位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就是祝勇。

  “故宫二字,就是从前的宫殿,它本身应该是泛指。但因为过去的宫殿保留到今天的很少了,所以大多数时候北京这个紫禁城就变成了特指。实际上,在沈阳还有一个故宫,大陆的故宫也就这两处。”读书会一开场,祝勇首先对“故宫”二字做了一个注解。

  “紫禁城主要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所以很多人认为故宫里的收藏是以明清两代为主,实际上不是,故宫博物院里面的收藏是贯穿了中国整个7000年的文明史,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明的玉龙,再到秦汉唐宋元明清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没有断过。”

  浩大广博的故宫,让祝勇觉得“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祝勇决定用文字尽可能多地去记录下这座紫禁城,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

  到2020年,故宫就满600岁了。600年风雨兴衰,7000年的人类文明,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186万件(套)古物藏品,每一个数字都那么惊人。“186万件(套)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假如你一天认真看5件藏品,需要1000年才能把故宫所有的藏品看完。所以《国家宝藏》的主题曲歌词就是‘一眼千年,千年一眼’。”

  《上新了故宫》

  祝勇只允许演员踩地

  《上新了故宫》是祝勇担任总编剧的作品,节目组希望借明星的力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从而达到推广故宫的目的。

  祝勇告诉记者,目前,故宫文创一年的盈利是15亿,而故宫的门票收入一年不到10亿。“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比如之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在电视上播的时候反响平平,在网上却爆红。那是因为年轻人现在不看电视,他们只上网。”

  对于《上新了故宫》里的几位主演,祝勇也是赞不绝口。“虽然都是年轻人,但都非常敬业。邓伦是在拍摄前一天从国外赶回来的,连倒时差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就来拍摄了。周一围当时还有一个戏在拍,是白天拍完了立马赶过来继续开工。但他们都很投入,状态保持得非常好。”

  拍这个片子前,祝勇和其他主创就定下一个基调,必须全部在故宫内拍摄,不能到影视城取景。而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所有演职人员除了脚可以踩在地上以外,其他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碰触的。因此纪录片中,周一围扮演的乾隆皇帝有坐在椅子上的戏份,这是按照文物的样子,以一比一的比例仿制出来,在棚内拍完后抠图嵌入故宫的景内的。每一集,故宫只给一天的时间拍摄,因此从早6点到晚上12点,节目组会把时间全部用尽。

  除了写作以外,祝勇对纪录片情有独钟。2017年,他创作过一部名叫《苏东坡》的纪录片,2018年还导演了讲述新疆的纪录片《天山脚下》。虽然撞上了世界杯的时候播出,但首播当日,《天上脚下》还是获得了全国第五的收视率。

  和苏东坡一样,祝勇也是一个浪漫而又积极的人。每天的工作都在宫墙之内,与古文物相伴,在许多静默的时光中,与穿越而来的古人无声对话,在浩渺无边的古物里不断破解新的谜题。

  “故宫是一个大学校

  要慢慢地学”

  “大多数人去参观故宫,都是走马观花,不知道到底有什么讲究。其实这座紫禁城,经历了600年的风雨,见证了24个皇帝,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所以我建议大家以后去故宫旅游,不一定要跟旅行团,带着这本书,在里面慢慢参观。故宫是一个大学校,要慢慢地学。”祝勇说。

  去年,祝勇从诸多的古物中精挑细选18件古物,商代前期的兽面纹鼎、商代后期的亚酗方尊、春秋后期的莲鹤方壶……写出了《故宫的古物之美》。该书一经推出,便让读者直呼过瘾,更是入围了“2018中国好书”。

  今年,祝勇又开启了绘画系列。《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1》是绘画主题的第一部,接下来还会有第二部和第三部。在这本书里,《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等古代名画,都以独特的方式和角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绘画与历史密不可分,而历史又与人物命运相钩沉。所以祝勇说: “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不是冷冰冰的,虽然隔了好几百年,但它们还是可以跟我们对话。比如一幅画,它有很多的情感在里面,哪怕隔了一千年,当你去欣赏它时,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气息。我就是想把这些气息、情感写出来。”

  绘画主题写完,祝勇还会继续写书法、建筑等主题,他想要将“故宫古物”写成一个系列,力图连缀起一部故宫的“极简艺术史”。

  祝勇还透露,2020年,为了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将会推出12集纪录片《紫禁城600年》,据说里面还会复原故宫珍藏的15000多出清宫戏折子。《紫禁城600年》的策划者,便是祝勇。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李方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乐享发明创新的侯宁一家

    侯宁是北京海淀区居民,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她的家庭由父母、夫妻、儿女六口人组成,三世同堂,多年来,秉持“品味书香创新是侯宁一家的显著特点,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2003年“非典”,侯宁设计医护人员专用面罩

  • 黄齐福:80多的年龄 “80后”的朝气

    被大家称为“福伯”的黄齐福,一直在奋斗:17岁参军,23岁入党,67岁再创业,76岁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如今依然朝气不减,奋斗不止,每天坚持早上六点多起床,八点半之前到公司上班。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