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会》 以独特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中国戏曲大会》 以独特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2017-10-16 16:28:31

  让优秀传统文化“住”到人民的心中

  《学习时报》:人们通过《中国戏曲大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令人骄傲的戏曲文化,那些“意、趣、神、色”或婉约、或豪迈,给人以美的享受。来采访之前,很多朋友让我问一个问题,《中国戏曲大会》是不是戏曲版的“诗词大会”,戏曲艺术将如何来传承并能“住”到人民的心中?

  孙小梅:《中国戏曲大会》亮相荧屏,它以竞技答题的方式,将中华戏曲丰厚的文化积淀、精彩的艺术表演进行完美呈现,不仅让众多戏迷过了一把瘾,也让更多不懂戏曲的观众受益匪浅。《中国戏曲大会》无论是外部还是内涵上都是对如何传承戏曲艺术的一次再创新。其亮点是在舞台上根据戏曲特点设立了一个表演区,使之与相对静态的古典诗词相比,它更具艺术表演精彩纷呈的动感美,这使观众有机会欣赏到《铡美案》以及京剧《闹天宫》《花田错》、川剧的“第三只眼”、泉州高甲戏的木偶丑角……而有些专业演员比如袁老师,也作为嘉宾选手一起参与答题,同场竞争。它还突破了戏曲舞台框框,把赛题变得更为多彩有趣,让所有懂戏和不懂戏的观众都能喜欢,较好地普及了戏曲文化精髓。请当红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演出他(她)们拿手戏的精彩片段,设立小舞台,或是大舞台。台上红红绿绿,色彩斑斓,唱腔优美动听,感人肺腑;表演上,手眼身步,精彩纷呈,这就增加了观众的兴奋点。再根据本次演出的剧目出题,或对答,或抢答,都增加了观众和选手的参与点,并在赏心悦目当中,增强了紧张和悬念。这一下变平面为立体,立即与前几个“大会”有所不同——突出舞台形象,深刻挖掘戏曲多剧种、多故事的特点。又比如,运用视频,把常香玉表演的《花木兰》变成了形象生动的赛题。有些语汇“亮相”“走过场”“有板有眼”等都与戏曲有关,展示了戏曲与当代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文化财富不仅留在人们的视野里,而且“住”在人们的心中,就是本届大会的目的所在。

  袁慧琴: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灵气和力量的,而传递灵气和力量的方式就是让公众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心灵上的互动。在双向互动中,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接收到有效反馈,更加明确公众的需求,从而将更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如果把优秀传统文化只是束之高阁,或者只是学者书斋中的学问,那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文化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我很感谢《中国戏曲大会》,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契合点,为繁荣戏曲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国戏曲“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即使是很偏的一些戏曲的剧种,都有了展示的平台,有了平台也就有了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许因为这一档子节目而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丢了也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传承文化这项沉重的责任扛起来。

  《学习时报》:是的。《中国戏曲大会》这档节目的最大价值,在于用当下观众感兴趣的形式,来普及戏曲文化基础教育。可以说,节目不仅取得了成功,也达到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传承华夏文明”的效果,而且还收到以戏曲育人,以戏曲化人的效果。请两位老师谈一谈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孙小梅:很多人看了以后,给我打电话、发信息说“特别惊喜”。我想,他们用“惊喜”这样的词,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惊喜戏曲还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传播,以前的认知中,就觉得戏曲应该拿着戏票上剧院。而现在,通过《中国戏曲大会》,找到了一种方式,能够让戏曲很自然而然地走到人们的心里去。只有人们从内心里面接受了,才会主动地来靠近戏曲。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不是说你要把这个戏曲硬往他身上推。我身边就有好多人说,以前感觉戏曲离自己很远,看了《中国戏曲大会》后,觉得挺有意思,有的人还专门抽空看好几遍,这就是以戏曲育人,以戏曲化人的效果。可以说,《中国戏曲大会》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成功举措,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了先河。我想,有了这个开端,我们还需要培养和引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跨越戏曲审美的门槛,回归演员和观众的密切联系。有了戏曲艺术的新发展和新知音,戏曲的审美家园必定风光无限。

  袁慧琴:《中国戏曲大会》成功的一点,它并不是以展现戏曲专业演员或票友的表演为重点的,不是“自娱自乐”,而是把中国戏曲真正当作一种文化,站在“观众”的角度引导大家欣赏。它充分地展示了戏曲舞台呈现的特点,唱念做舞,现场呈现,真正抓住了戏曲的魂。通过这样一个节目,将戏曲传播出去。同时,节目请专家出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给观众。

  孙小梅:是的。从专家层面讲,这些戏曲的大家们,包括研究历史的王立群教授、蒙曼老师这些学者们,他们也都非常积极地献力献策。从我们的百人团的参加选手来说,都是各路年轻英豪,而且他们大家都互相给对方鼓劲。我在想,党中央把振兴戏曲的旗子竖起来,把人民群众中的戏曲从业者、戏曲爱好者、新闻工作者等力量聚集在一起,打响一场振兴我国传统文化的战役,也是很幸福的事情。作为《中国戏曲大会》的主持人,我为我的这个“角色”深感自豪,为我们宣传工作的高站位、高策划、高出手而自豪。英雄的时代,需要英雄的旗手和鼓手,我愿意看到更多的振兴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涌现。

  袁慧琴:这个节目的成功,不仅好在它超越形式本身,而在于它把传统文化重新撒播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去。这是一个创新,激发我们深沉的文化自信,构筑我们强大的文化基因。有一次,我与梁晓声老师聊天,他感叹,咱们老说自己是文明古国,但是现在一些年轻人,身上缺乏的正是这种具有我们自身文化深厚的底蕴,这个丢掉是最可惜的。我认为,有很多的东西,言语是教不会的,需要进入角色,通过眼神、肢体、唱词和动作进行体验式灌入,从仪式感中获得体验式植入才能传承。而我们的《中国戏曲大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就是戏曲艺术潜移默化的效果。

1 2 3 共3页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三代人的坚守铸就塞罕坝精神

资讯·快评

娱乐 · 体育

  • 巴萨将帅:原本能拿3分

      巴塞罗那14日晚在西甲第八轮中客场1:1战平马德里竞技,终结本赛季联赛全胜纪录。主帅巴尔贝尔德和进球功臣苏亚雷斯赛后都肯定平局不易,但未能从客场带走一场胜利仍令人感到遗憾。

  • 尤文再负,意甲卫冕前景不乐观

      尤文图斯力争冲击意甲联赛七连冠的希望在14日看上去有破灭的风险。坐镇主场的“斑马军团”在第八轮较量中以1:2不敌拉齐奥,继意大利超级杯后,本赛季第二次输给对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吴仕刚:茶产业铺就了致富路

      自从家里开农家乐以来,花溪区久安乡雪厂村的吴仕刚一家每天都忙个不停。   吴仕刚家开的农家乐名叫“醉茶香”。“醉茶香”为何让很多客人“醉”在其中?吴仕刚道出了他的“生意经”。

  • 刘方西:惠农政策多 农民干劲足

    十九大前夕,记者来到庐山市天鋆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采访,理事长刘方西正在搭建高3米、宽4.5米的钢架大棚,谋求合作社升级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