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郝杰:人生的长号刚刚吹响
//www.workercn.cn2015-01-23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在乐团编制里,长号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大家都把目光注视在指挥、小提琴身上,很少有人会关注我们这个小专业的人物。”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大堂,著名长号演奏家郝杰带着被他视为精神支柱的“发声器”———长号,迎候记者的到来。在音乐界,郝杰绝不是一个寻常之辈。家喻户晓的央视《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演奏者就是郝杰。

  “有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所有的故事我都遇到过。但是,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见证和参与了中国音乐近几十年的发展。”

  规划自己命运的年轻人

  郝杰出生于山东青岛,1973年,13岁的郝杰因为极度渴望“当兵”,自说自话“走捷径”吹起了长号。他把自已关在少年宫最深处的一个装煤的小房间里,“那门是往里开的,当时的我正好侧着身子可以勉强进去,再把门关上,站在煤堆里唯一的空角落,练号。看到屋外其他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我心想,虽然现在玩不了,但我将来一定会玩得比你们开心。”  “我的老师是少年宫比我大2岁的‘哥哥’,我每天等他排练完替他提乐器回家。次日一早又出现在‘哥哥’家门前,接他上学。提号一个星期后,‘哥哥’让我吹了5分钟的长号,我首次在长号上找到了‘哆来咪发’。之后,我跟着一个朋友吹,他虽然吹小号,但有老师教。他吹什么,我就跟着吹什么,所以我早年吹的全是练习小号的曲子。那时并不知道,有些曲子小号吹起来简单,长号吹起来就难,我也不懂,就这么把超难的谱子吹了下来。”2年后,在没有专业老师授课的情况下,郝杰居然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央乐团学员班。  郝杰自认是个有目标、会规划的人。“我从小习惯做5年规划。而且那么多年下来,基本上每一阶段的目标也都实现了。”

  学员班毕业那年,19岁的郝杰给自己建立了新的目标。“5年之后,我要成为中国最好的乐团———中央交响乐团的长号首席。”不到4年半,郝杰就实现了他的目标。

  扔掉“铁饭碗”出国求学

  25岁那年,作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乐团首席,郝杰领着每月42.5元的工资,想象着退休后的样子。“我知道在这里,没有再升上去的空间了。那时身边的朋友刚刚冒出有出国深造的念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有责任去国外看看,外国人是怎么吹号的。也不知道是谁给我的责任感,我觉得有必要学好了,把一些信息带回来给年轻人。”

  1990年,郝杰以极其优秀的成绩,被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铜管乐独奏家大师班录取。“我是150年以来,首个以长号演奏者身份考进汉诺威铜管乐独奏家大师班的学生。”

  刚到德国时,拿着汉诺威学院的邀请函去参加考试。“我的签证只有3个月,但我已经辞去了国内的‘铁饭碗’。我没有退路。身上唯一的400元美金只能节俭地用。那时认识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了,我就借他的房间用,付他房租,每天吃3包方便面。吃了一个月。”

  作为一个中国人,郝杰顺利地考进这所名校,这在当时德国北部地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各个交响乐团的团长都打电话来请我去乐团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在德国希尔德斯汉姆市歌剧院、德国萨克斯州立乐团、汉堡青年交响乐团、德国北部广播交响乐团担任长号首席。实际上,当时我还只是个刚刚考进德国大学的学生。”忆起当年,郝杰流露出一丝骄傲。

  在汉诺威音乐学院的琴房里,经常能看见郝杰带着长号与钢琴合伴奏的场景,而门口也时常聚集了些偷听的观众。“每次排练完一推门,吓我一跳,一堆德国人挤在门缝里偷听。一次,有个高我一届的德国学长跑来帮我拎号,许诺我今后去哪,就有专车接送。但就有一个要求,能指点一下他吹的号吗?”郝杰笑着回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