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著名作家、新闻人曾敏之去世 曾为巴金遭遇非议奋笔直书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4月,我有了一次广州之行。在广州,与我同去看望他的,还有巴金故居的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

  九十六岁的曾先生,神清气爽,声如洪钟,一点儿也看不出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曾先生做事极为麻利认真,井井有条。他带我们走进书房,拿出一个个卷宗,所有来信均按人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并且,尽可能每个人写有简介,信件也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没有助手,保姆也只负责照顾起居,这些琐碎费力的整理工作,都是他一人处理。拿到卷宗,我们只能感慨万分,为之叹服。当然,我也能感觉到,对将这些书信捐给巴金故居,曾先生的确非常开心。

  他执意留下我们在家里吃饭。他摆上菜,拿出一瓶白酒,斟满两杯酒,我们两人对饮。滴酒不沾的周立民,在一旁羡慕地看着我俩高谈阔论,举杯,干杯。九十六岁的他,酒量还是那么大,干杯还是那么爽,一个劲儿地想不断斟酒。我担心老人过于兴奋,几杯之后,坚决制止,强行将酒瓶从他手中夺走,他这才罢休。

  简简单单的一次午餐,有如此难得的对饮,远胜过其他。那种兴奋,那种在他面前无拘无束的聊天,走笔至此,感受依然强烈。

  事情没有结束。按照惯例,如今一般接受捐献的部门,应对捐献者略作经济奖励。我告诉曾先生,但他执意不肯,一再强调分文不取。既然如此,我想还是应该以别的方式予以弥补。曾先生善写旧体诗,书法也佳,正好见到新出吴小如自书诗线装本,颇有收藏价值,我便寄去一册,希望他能从自己所写诗词中,挑选若干自书,也为他出版一本线装本供人欣赏。这一次,他还是谢绝了。

  最终,除了印制一本《曾敏之捐赠书信汇编》手稿本之外,我们什么事情也没有为曾先生做。

  在这样一位至真至诚、淡泊名利的老人面前,还能说什么呢?

  如今,先生永远走了。走笔至此,几天前他的洪亮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