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世襄先生与古琴的轶事(图)
//www.workercn.cn2014-08-25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古琴,中国士大夫文化中高雅旷逸的象征,在王先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王先生收藏有从唐代至清代不同风格的几张古琴。对于古琴的精神内涵,他更有深刻的理解。

  他对古琴的认知和喜爱可以从三方面来说,第一是对古琴作为古代乐器和古代艺术品的认知;第二是对深奥的古琴文化的认知;第三是对古琴演奏的认知。在此三方面,王先生都做出了贡献。以第三个方面来说,王先生虽并不怎么弹琴,但他做出了一个重要成就,即与管平湖一起对嵇康的《广陵散》古谱进行了考证整理。《广陵散》构制恢宏,是古琴曲中名传乐史的作品。王先生是在被打成右派的最困难的时期,在古代音乐研究所将此曲的承传关系考证出来的。

  不必说很多冠冕堂皇的话,我想举小例来说说王先生与古琴的轶事。

  “文革”动乱结束后的七八十年代,百废待兴,在中国大陆学弹古琴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多少人对古琴感兴趣,可以说是荒漠一片。但就在那时,王先生和夫人袁荃猷——古琴名师汪孟舒先生和管平湖先生的真传弟子,从各个方面对濒危的古琴文化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研究并参与制作了古琴专用的琴桌,并接待海外来访的琴家。每逢这种活动,王先生都兴奋异常,让我帮着一起在家中准备饮食和接待来客。有一段时间,他们夫妇曾颇下心思研究制作保护古琴的琴囊,使之具备护琴功能,从艺术上能与琴体和谐,当时考虑过各种织料,包括采用缂丝以及不同工艺制作,甚至为此还曾询问过中国古代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另外他们还研究过制作丝弦。

  再后来,古琴文化在中国开始出现复兴的迹象,两位老人对此寄予了厚望。他们对一些初制作古琴的斫琴人给予支持和鼓励,向他们传授关于古琴的知识和制作方法,还曾参加过为不同琴家特制古琴的评比展示活动。

  但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经济上变好了,玩儿古琴的人也多起来。按说,这本应是件好事,可也不知怎么的,古琴活动变“味儿”了,慢慢地出现了两个不好的趋势,一是把古琴当作附庸风雅的道具,用它来撑门面和拔高自身形象;二是一些人利用古琴牟利,本来最不商业化的古琴,也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有一次,王先生热情地参加了一个古琴评选活动。他为选出的十张古琴一一题写了琴名,并由一位篆刻家镌刻在琴上。未承想这十张琴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明码标价,借着有王先生题字题款的噱头给卖了。主办方事先并没有告诉王先生,事后也没再理会。直到一两年后,王先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着实为此烦闷了一阵子。他告诉我,这些琴的制作并不都是很好,他只是为了鼓励制琴人,才为其构想了琴名,并认真题写。这件事之后,我发现,这种商业化现象愈加严重,令人伤心不悦。

  弹琴的形式,王先生一直认为古琴文化高深邃雅。古琴的音量非常小,不同于其他适合为满场听众演奏的乐器,它更适宜在文人之间表达思想,交流心灵,多是三两知己,在安静的文会雅集中弹奏,这在许多传世的古代绘画中都有体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