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少女(图)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我的名字是一条河流

  我们的名字不只是一个称谓,它还是一种隐喻和暗示,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一生。

  “我是在法国里昂出生的。由于爸爸和我的命运,都与中国西北大沙漠中的敦煌难解难分,许多人误以为‘沙娜’即沙漠与婀娜多姿之意。但我的名字‘沙娜’是法文‘Saone’的音译,而La Saone (索纳)是法国城市里昂的一条河流。

  1927年,我的爸爸常书鸿从家乡杭州只身去法国,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8年,我母亲陈芝秀也到了里昂陪伴父亲,于是1931年有了我。我没有出生名字就起好了。据说爸爸接受了好友吕斯百(画家)建议。

  1998年,我67岁有幸重访出生地,专程再去看‘Saone’河,看到里昂的路牌、公交车牌上都有‘Saone’字样,仿佛处处都有亲切的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原本是为纪念我的出生地、纪念父母的一段经历而取的名。

  尽管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竟然也时常感觉‘沙娜’二字隐喻着某种缘分,正是这缘分,促使我跟随爸爸走进了茫茫沙漠,走进了神奇的敦煌石窟。我在法国生活到6岁,和法国孩子一样,会说纯正的法语,不会说中国话。”

  83岁的常沙娜清楚地记得儿时学唱的法语儿歌,并且轻声地吟唱《在明亮的月光下》:“在明亮的月光下,我的朋友保罗啊,请你把笔借给我,让我写下一句话。我的蜡烛熄灭了,没火再点燃,为了上帝的爱,请把你的门打开。”

  老画家常沙娜在用法文哼唱她童年歌曲时,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穿越时光而依然绽放的花朵一样……

  记忆中除了“含情脉脉”的法文歌,还有同样难忘的巴黎警察。一个星期天,父母带她去卢森堡公园看木偶戏,散场后,小沙娜走失了。幸好遇到一位警察,按她所说的门牌号码把她送到了家。但进不了门,只好站在门口东张西望,等着爸妈回来。妈妈急得都哭了,可她自己却在笑。“我特别高兴,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懂事了,还知道自己家的地址。爸爸妈妈也对我刮目相看,觉得我长大了。那位警察留给我的好印象,至今没有淡忘。”

  此前,父亲常书鸿已经通过考试拿到奖学金,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在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朗斯的画室深造,于是,举家迁往巴黎。“我家住在巴黎第14区48号,房子有一个长长的阳台,装饰着很好看的花纹护栏。周末、假日,我家成了中国留学生(学艺术的)聚会的场所,王临乙、吕斯百、曾竹韶、唐一禾、秦宣夫、陈世文、滑田友……都是座上宾,徐悲鸿和蒋碧薇到巴黎办展览时也来做客。爸爸于1934年创作的油画《画家家庭》,在巴黎春季沙龙获得了银奖。”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