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涉外民警:用文化认同 拉近距离-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90后涉外民警:用文化认同 拉近距离

2020-09-14 15:13:36 来源:浙江日报

  “Hello!I’m Police Yang.”近日晚上9时,刚值完一天班的宁波市镇海区庄市派出所民警杨延飞,来到庄市街道甬江村,敲开了租户——来自喀麦隆的保罗的家门。保罗给了杨延飞一个“老朋友”式的大拥抱,感谢杨延飞上门解答转换签证事宜。

  杨延飞是涉外民警,他的工作对象是居住在辖区里的1200多名境外朋友。3年多时间,他学会用10国语言与外国友人交流,微信群里有1200多位境外好友。他是境外朋友最信赖的“Police Yang”(杨警察)。

  每天在路上

  听英文广播

  镇海区有1800多名境外人员,包括宁波高校的老师、留学生以及当地高新企业的管理人员等。他们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分之二住在庄市。

  “境外人员基数大、结构复杂、居住分散,曾是涉外警务工作的一道难题。”庄市派出所所长王天成说。杨延飞迎难而上,摸索出一套庄市特色的涉外警务工作新模式。

  杨延飞原本是高中政治老师,2015年,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因为语言能力突出,2017年4月,杨延飞被分配到涉外民警岗位上,负责庄市街道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法律服务等工作。

  杨延飞是90后,山东人,1.8米的个头,大眼睛,阳光帅气。

  “我大学毕业,英语6级,但工作后都忘得差不多了。”杨延飞说,为了重拾英语,杨延飞每天上下班路上都听英文广播,《英语会话全书》《法语词汇手册》等书籍随身携带,平常有时间就读读英文报刊,锻炼英语思维能力。经过3年多训练,杨延飞已经可以用英语流利地和外国人交流。

  “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做好文化认同,才能拉近和他们的距离,他们才会信任你。”杨延飞又开始自学西班牙语、俄语、日语等十多个国家的语言,目前已能用多国语言和外国友人简单对话。

  “Police Yang竟然会唱我们国家的歌曲,而且非常地道。”意大利姑娘茱莉亚回想起去年第一次与杨延飞见面时的情景。在陌生的国度听到熟悉的家乡音乐,茱莉亚一下子受到触动,她和杨延飞很快熟稔起来。

  碰到啥困难

  就找杨警官

  在庄市,几乎每个境外人员都知道:有困难,就找Police Yang。

  “找Police Yang很方便,微信群里呼叫,他就会及时回复。”来自南亚的珍娜说。

  每隔一段时间,杨延飞就会上门走访。每走访一位,杨延飞就主动加微信。为此他专门注册了“Police Yang”微信号,大家有什么事都可以通过微信找到他。

  有境外人员想给电瓶车安装防盗系统,经过杨延飞协调,凭护照就可以登记办理;境外人员租户和中国房东发生纠纷,他就充当“老娘舅”,出面协调解决……

  杨延飞给记者看了不久前南亚姑娘珍妮发来的一张工作照,照片里,珍妮穿着护士服,抱着刚接生的婴儿笑得很开心。

  珍妮曾是宁波大学留学生,2017年毕业回国后找到一份医院保育工作,当地需要她出具在中国的“无违法犯罪证明”才准予入职。珍妮着急地在微信上寻求杨延飞的帮助:“如果没有这证明,我几年学就白上了。”了解情况后,杨延飞联络了宁波、镇海两地公证部门,并在辖区里找了一个南亚小伙帮忙代办手续,最终帮珍妮顺利就业。

  后来,杨延飞发现境外人员在中国的“无违法犯罪证明”用得比较多,就组建专业翻译团队,建立境外人员申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服务机制,帮助更多的外国朋友就业。

  融入大家庭

  办法有很多

  近日上午,庄市街道汉郡社区翰香景庭小区,正举行一场垃圾分类宣传。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6位外国友人正在学习垃圾分类,引来许多居民驻足观看。

  汉郡社区共居住有百余位外籍人士,以前,有居民投诉,部分外籍人士深夜噪音扰民、乱扔垃圾。现在不一样了,外籍人士已成为社区建设的一分子。

  “这得感谢杨警官教给我们很多中国文化,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了解宁波,让我们融入大家庭。”保罗说。

  “以前缺乏沟通渠道,彼此间信息不对称,许多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的风俗习惯。”杨延飞说。因此他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人士开展文化宣传,组织境外人员参加宁波本地文化活动。

  “在杨延飞身上,我们看到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警察。”王天成说。(记者 聂伟霞 李华 通讯员 倪寅初 林炳潮)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一个八零后拉面人的“创富记”

    “啪!”面团打在案板上,一甩、一揉、一拉,反复几次,一个面团在韩海明的手中,就变成了细细的拉面。

  • 王维东:聚“资本之力” 创扶贫新路

    9月11日10时50分,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天地海胶火龙果种植基地,几名裹着鲜艳头巾的妇女正在除草;江苏省宿迁市益客食品肉鸭加工厂,上百名工人在对肉鸭进行分割……国投创益基金扶贫大数据中心监控大屏上,全国14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情况实时在线,280多亿元扶贫资金的动向一目了然。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