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职工风采

“浙江建设工匠”王少卿:34载默默奉献为城建

2019-08-07 08:44:21

用汗水筑起 城市最美风景

“浙江建设工匠”王少卿 34载默默奉献为城建

  【人物名片】

  王少卿,男,高级技师,1965年7月出生于绍兴,就读于浙江省建筑安装第一技工学校泥工专业,1983年毕业后进入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一建”)从事泥工专业工作。目前担任浙江一建第一分公司“美丽新昌”小城镇综合整治项目项目经理。

  自1986年起,王少卿从事泥工观砌岗位34年,经历大小20个工程,在泥工技能技艺和测量放线上有着深厚的造诣,精通精装修施工工艺,达到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曾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浙江一建2009年度优秀员工”“浙江建设工匠”等荣誉称号,还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师资证浙江省泥工唯一持证人。

  通讯员徐舟报道 有人说,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是一座城市建设的艺术风貌,在这里,各类工种的建筑工人奋战在施工一线,钢筋翻样、水泥浇筑……坚守的背影照亮了杭城的每一寸土地。

  在这个“以项目为家,恪尽职守”的大家庭中,总有一位技艺超群、经验丰富的“领头羊”鼓动着“城市工匠”们一往无前、始终如一。

  紧盯质量

  做好精品工程的“技术尖兵”

  墙体砌筑平整度,测量放线对焦……误差最多是多少,哪种情况绝对不能发生,不同墙面的标准、高度精确到多少,王少卿不用翻书就能娓娓道出。他说,工程质量上的事是一点儿都马虎不得的大事。在同事眼里,王少卿是一颗埋头实干的“螺丝钉”。

  1988年,王少卿所在的东海宾馆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裙房为砖混结构,楼层高低错落,室内装饰材料品种复杂。在结构施工前,王少卿仔细查阅各种材料的实际厚度及铺贴垫层、粘结层厚度,对各部位楼板标高进行复核、定位,为结构施工做好充足准备。在砌体施工时,他按所定标高先计标好皮数杆,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层高、深板标高,确保砌体交缝均匀一致、砌筑一步到位,避免返工。

  王少卿的做法不仅节省人工精力,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材料浪费,达到了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双赢。最终,该工程获得了“钱江杯”和“浙江省优秀装饰工程”的荣誉。

  1993~2001年期间,王少卿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负责的态度,在参建中国工商银行和平海公寓及街坊改造工程等项目中,全年吃住在项目部,带领作业小组严把质量关,分别获得了“钱江杯”和“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的荣誉。

  “心念一艺、事在一工、扎身工程、精益求精,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这是王少卿的徒弟赵志伟和项目部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挑剔细致

  变身创新创优的“当家骨干”

  “细致当头,诸事无忧。”王少卿笑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精细,可一旦到工作中,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细致到有点夸张。砌筑、抹灰、测量、放线,他一气呵成,操作得一丝不苟。

  在西溪悦榕庄项目施工期间,工程外立面造型复杂,屋面、外墙弧形较多。这不仅给测量放线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结构施工和外墙砌筑、粉刷、铺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伊始,王少卿便将它视为该工程的工作重点。他在反复研究施工图纸、明确设计用意的基础上,针对测量工作采取弧线圆心和多点原则进行定位放样,多番尝试事先做好套模,先预排,后现场实际复核成型……凭着这股子劲,他克服了工程在测量放线上的难度,使工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和国家装饰奖。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王少卿已成为浙江一建在砌筑领域的“当家骨干”。

  潜心修炼

  成为触类旁通的“砌筑学霸”

  每次参加完技能比武,或与其他砌筑技术人员切磋后,王少卿都会将实操方法与体会感悟记录下来,最后汇成了一本密密麻麻的经验笔记。正因为对技艺的不懈追求,他的砌筑技术在工匠中始终居于前列。

  尽管这样,王少卿依旧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目前,他对精装修工艺进行了特别的研究,能在短时间内把握设计意图、剖析各个节点、熟悉材料特性,多次带领团队解决各种问题。

  在新湖香格里拉等精装修工程中,王少卿凭借着精通装饰铺贴工艺的“金刚钻”,巧妙地将石材的天然纹理合理排块,使外观自然一体。同时,他还对不同石材的粘结材料有精准的把握,保证铺贴牢固、不返色、不露底、不漏浆。

  “不仅个人综合素质高,而且很谦虚,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所以能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王少卿当时所在的新昌项目部书记张武每逢谈起他时都情不自禁地夸赞。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手举红旗的拓荒者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不忘初心 为新闻理...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打工仔把实验室建到大学里

    “今年5月底,我们企业的‘功能皂石黏土矿物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南京工业大学揭牌。”8月4日,在泗洪县常熟泗洪工业园区江苏海明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志兴奋地告诉记者。从一个打工仔返乡创业到在大学建立实验室,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泗洪小伙用了12年。

  • 雷军:“码农”的梦想

    雷军 18岁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仅用两年修完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大三时,靠帮人开发软件已成为年轻的百万富翁;不到30岁就已成为金山软件CEO……企业家雷军大学毕业时,雷军在国内程序员圈子已名声大噪。1991年,他加盟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带领团队技术创新、攻坚克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