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党洪义:坚持把心上人和植物人岳母一起迎回家(图)
//www.workercn.cn2014-06-3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小伙大爱孝行,感动了昌图,也感动了父母

  时间流逝,党洪义和父母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尽管父母对儿子的选择不理解,甚至极力反对,但党洪义从不往心里去。他和张南南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南南也像孝敬自己母亲那样孝敬未来的公婆。

  换位思考,党振发夫妇觉得儿子没有做错,不仅不应当责备他,应该为有这样有爱心、重孝道的儿子高兴。2011年,两口子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6万元钱,替儿子交了首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把南南母女接到了县城。

  那年春天,没有新婚车队,没有金银首饰,甚至没有结婚照……在洪义老家朝阳镇的农家小院里,一对新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一年后,洪义和妻子南南的爱情结晶诞生了,一个胖胖的儿子。洪义妈妈自告奋勇:“孩子的事我包了,你们好好照顾南南妈。”

  在党洪义家,记者了解到,南南妈比从四平养老院接回家时,体重增加了40斤。党洪义说:“如果出走的岳父看到报道,希望他能够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日子。”(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勇)

  短评

  爱,附丽于责任

  这首先是一个爱情故事,洪义和南南的相识、相知、相爱,是无数校园爱情故事中的一个。但人生的变故,使这个故事发展成了熠熠生辉的道德传奇,洪义用男子汉的担当与责任为青春加上了一个光荣而温馨的注脚。

  “德不孤,必有邻。”中华民族5000年道德传统中所蕴含的孝、义、爱,从未远去。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些美好的品德在我们身边传承,在普通人身上闪光。他可能是邻居家的阳光少年,她也可能是公司里的羞涩姑娘,道德的种子曾在他们父辈身上生根发芽,今天又在他们那里开出灿烂的道德花朵。正因如此,洪义和南南用他们的爱与坚守,渐渐感动了洪义父亲,我们同样相信,这份爱与坚守亦能唤回迷失的南南父亲。

  在小说《伤逝》里,鲁迅先生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惋惜:“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洪义和南南则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爱更应附丽于责任、孝义。

  因为责任,洪义毅然辞去大城市的好工作回农村照顾岳母;因为责任,洪义在艰难的生活中勤奋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因为责任,洪义不抛弃没有工作的南南,给了校园爱情一个经得住时间与困难考验的美好结局。更让我们动容的是那份孝义——“喂水、喂饭、梳头、剪指甲是常事”,“一晃3年,洪义总是那么一个劲儿”,不曾心烦。

  天道酬勤,命运给了这对年轻人一个越来越光明的未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小家。我们相信,有这份责任,有这份孝义,洪义和南南的爱情与生活一定甜甜美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