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工人发明家”李超-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大国工匠 “工人发明家”李超

2018-05-02 15:44:08

  李超捧回201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在了他身上。他成为当年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线产业工人,也是鞍钢历史首位获此奖项的技术工人。

  对鞍钢来说,1970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鞍钢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150吨级转炉竣工。从这台转炉炼出的第一炉钢水开始,标志着鞍钢进入了现代化生产的全新时代。

  也是这一年,现任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李超在鞍山出生。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有鞍钢一座座高炉,还有看上去神秘的“鞍钢大院”。成为一名鞍钢工人的梦想,在那时便萌芽。

  40多年后,当李超凭借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捧回201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在了他身上。李超成为当年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线产业工人,也是鞍钢历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技术工人。在鞍钢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代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英雄”孟泰,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从革新能手张明山,到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

  今天,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探寻李超背后的故事,不难发现,他正是这样一位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典范。如今,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技术专家”“创新楷模”……他用自己的奉献、担当、忠诚,扎根一线,钻研创新,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中名副其实的“工人发明家”。

  传承“鞍钢宪法”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李超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一名产业工人的创新力量。

  从小爱发明的鞍钢子弟

  李超生长于工人家庭,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鞍钢子弟。他的父亲是鞍钢质量监督处方法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工人,母亲是鞍钢房产附企公司房管所的一名配管工。6 岁那年,在父母的带领下,他第一次走进鞍钢,机器隆隆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

  父亲热爱技术钻研,经常把单位一些小设备拿回家里来修,李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开始学着父亲的模样动手“捣鼓”家里的电器。小学时,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了能够收到几个电台节目的收音机。初中时,他用简单的电器元件和废旧物品制作了“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爱发明、敢创新的这股劲儿,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一般,从小跟随着李超。

  1989年8月,李超从鞍钢技校毕业,进入鞍钢冷轧厂检修车间当了一名钳工。一入厂,李超就发现每个“活长”都有自己的“绝活”。当时班长为了锻炼他,没给他指定师傅。天性倔强的李超怎肯服输,没有固定的师傅,他就把所有“活长”都当做师傅,勤学、勤干、勤问,他的学习笔记就是一本技术故障操作手册。

  1994年,冷轧厂正式确立点检体系,设立点检员岗位,对生产设备由事后维修改为事前预防,李超就是当年冷轧厂选拔的第一批设备点检员之一。作为点检员,每天都要与设备故障打交道,在不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李超创新的小火苗越烧越旺。1998年5月,婚假还没休完,李超就匆匆忙忙赶回厂里。当时,冷轧厂一号线一段区域的冷轧盐酸洗活套段因活套车和摆动门经常损坏,三天两头发生故障,每次处理都需要停产6到8个小时,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益。

  连续1个半月,全天24小时,李超都处于待命状态,只要设备出了故障,一个电话,他就立刻跑回厂里解决问题。没有找到能彻底根除设备故障的办法,李超从心底起了急。

  “能否在设备上进行改进”?他萌生了发明的念头。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李超只能自行进行设计改造。他先对设备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每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增添侧导轮的改进方案。根据这一思路,他开始画图。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回家干;没有电脑,就手工画线、标注尺寸,一干就到下半夜,连新婚妻子也被他动员起来校对数据和尺寸。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从零件图到装配图、从零号图纸到4号图纸的30多张设计制图。厂长亲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当年设备大修,厂里按他的方案和图纸对活套车进行了改造。改造期间,为了保证施工精度,李超和施工人员一同在现场安装,从头盯到尾,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验收时,轨道出现了3毫米左右的偏差,施工队队长来找他求情。李超说:“为了确保投入生产后设备的稳定性,咱们再坚持坚持。”就这样,他和施工人员又在现场连续奋战了4天3夜。试车时,疲惫不堪的李超在调度室里睡着了,没有亲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这虽然不是李超第一次改造设备,但却是他创新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这项设备改造涉及两个创新项目,其中一个创新项目获得了冷轧厂的特等奖,是鞍钢史无前的奖项。至今,这个活套段仍然在稳定运行。这次技术创新,不仅让李超收获了工友们的认可,更坚定了他要发明、敢创新的决心。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候选标兵单位...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两代人的绿水青山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外援林书豪抵京 不讲特殊

    昨天下午,北京首钢队后卫外援林书豪从美国抵达北京,正式开启他在北京首钢队的旅程。林书豪是北京首钢队在最近两年内最大牌的外援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林书豪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与此前的外援是相同的,他没有大牌球员的特殊待遇。另外,林书豪为了能够更好地备战新赛季以及在赛季中有上佳表现

  • 出品人于冬:不做山寨版《萨利机长》,而是要超越

    25日,根据川航英雄机组真实事件改编的国庆档献礼大片《中国机长》在京举行首映礼,出品人于冬、导演刘伟强携影片主演张涵予、袁泉、欧豪、杜江、张天爱、李沁等齐齐亮相,分享影片拍摄幕后故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领带大王”曾宪梓的家国情怀

    金利来集团创始人、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曾宪梓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这位创立享誉商界“金利来”品牌的“领带大王”,一生心系祖国、情牵香港,对己,克勤克俭;为国,慷慨解囊。他爱国坚定、爱港真诚,一生浓烈的家国情怀与拳拳赤子之心,溢于言行,令人敬仰。

  • 小村“商人”颜云昌的“生意经”

    “现在农村环境好,交通方便,周末来村里采摘水果、休闲游玩的人还挺多的,搞点土特产好卖。”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幸福超市”里,44岁的老板颜云昌正在琢磨自己的生意经。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