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不平凡的李影超:追梦的“许三多” 永远冲在最前面
//www.workercn.cn2015-04-1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635天的军旅征程,22岁的青春定格——
不平凡的李影超

  他,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战士:

  个头不高,扎在兵堆里不是最显眼;文凭不高,高学历战友面前不是最出众;体力不强,比武光荣榜上不是最出色……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三不高”士兵,在635天的军旅征程中,上高原、闯大漠,抓歹徒、斗顽凶,排险情、救群众,在一个个岗位上演绎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追梦突击,成为现实版的“许三多”。

  他叫李影超,是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具有“尖刀”美誉的武警某部队的一名战士。去年9月,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源性心脏病而牺牲,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玉龙喀什河畔的执勤哨位上。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场“士兵突击”,诠释着新一代军人的底色,也必将影响着更多和他一样的普通战士。

  仲春时节,玉龙河畔。记者来到他的部队,追忆战友心中的李影超。

  追梦的“许三多”

  一直在追赶,从未掉过队

  来到李影超生前所在连队,他满面笑容的照片布满了政治教育宣传栏。影超的遗物中有一张照片,是他在连队雕塑前拍的,那块利剑状的石头直入云霄。他特别喜欢,常对人说,这代表着尖刀连无坚不摧的血性胆气。

  照片上,影超个头不高,有点瘦弱。而这也成为他的“先天不足”。刚到连队时,影超说话“两句半”,训练“慢半拍”,考核“拖后腿”,是个地地道道的“许三多”。

  提起入伍之初的身体素质,李影超的新兵排长杨杰到现在还摇头:这个在广东打工的学徒,百米、3000米跑都不及格,甚至做一个单杠引体向上也费劲。

  入伍时掉了队,但影超从不缺乏赶队的拼劲。天蒙蒙亮,绑着沙袋长跑;熄灯后,悄悄练俯卧撑。很快,他的军事素质已赶上了队伍。新兵下连后,一次紧急集合,影超打背包速度较慢,拖了连队“后腿”。一天夜里,班长赵云武起床上厕所,看到楼道里有个黑影,原来是李影超正借着微弱的楼道灯光练习打背包。后来,影超的紧急集合速度一直保持在全连前面。

  入伍不久,影超就跟随部队到了西藏驻训。在这里,他第一次受到了血性的洗礼。2013年,他和几名新兵在王鹏副班长的带领下到山里搜捕犯罪分子。面对手持利刃的犯罪分子,王鹏一把将李影超拽在身后,奋不顾身与犯罪分子展开搏斗,拼死将其擒获,手却被划破,鲜血直流。

  生命中头一次看到流血负伤,李影超被深深震撼了。事后,他问王鹏,不怕吗?王鹏说,尖刀连的兵就该这样,遇到危险冲上去。同样让他热血沸腾的是,每次执行任务之前,写请战书、集体宣誓、开展火线入党。每次任务归来,部队开庆功会,为每名立功受奖的官兵颁发勋章,合影留念。

  这样生与死的考验,这样血性的动员激荡着他的内心。在色拉寺执勤时,他冒着被牦牛群踩踏的生命危险,冲上去将吓呆的藏民救了出来,自己却被牦牛踢伤了脚;在和田民丰卡点,面对暴徒迎面刺来的匕首,他和战友们临危不惧,展开殊死搏斗擒获顽凶;在和田市区,他迎着爆炸声第一个冲进了处置现场。两年来,李影超协助民警制止械斗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多次被评为“执勤能手”。

  是什么让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共和国士兵,又把这名士兵锻造成不卷刃的刀尖?师政委张志军自豪地说:“我们在血与火、苦与累的淬炼中,激荡起每名官兵敢打必胜的豪气、赴汤蹈火的胆气、宁死不屈的骨气,让他们成为尖刀利刃。”

  影超的日记扉页上,“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座右铭赫然在目。据说,他平时喊得最多的就是“只能向前一步死,不能后退一步生。”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