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何全贵:憋着活下去(图)
//www.workercn.cn2015-06-2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正月十五夜里,屋外一片烟花爆竹。拖着病腿的何德承对着厨房上墙上贴着的一张神像喃喃祈祷,他害怕儿子比他先走。

  “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年,我这个祸害,要家人东借西凑钱给我打针吃药。”当天夜里凌晨4点,趁着家人都在睡觉,何全贵拔掉氧气管,把纸巾塞进鼻子里,塑料袋塞到嘴里,怕有动静吵醒妻子,他又用白布紧紧捆住自己的双手。刚睡着不久的儿子何进波被惊醒,大声呼喊母亲,米世秀扭头把纸巾和塑料布从丈夫鼻子里、嘴里掏出来。隔屋的父亲何德承也被惊醒,全家哭成一团,何全贵双腿垂在地上,喃喃自语,求老天爷带他走。

  “活得不如一条狗”,不能再拖累家人,这些想法一次次撞击着何全贵。第二天晚上,他又弄断了电热毯的电源线,趁着妻子出去上厕所,他用水把手脚弄湿,双手同时捏住电源线。原本想着“眼睛一闭,就解脱了自己和家人”,可又跳闸断电了。

  过了年没多久,何全贵肺部又严重感染细菌性结核,住进安康市中心医院。插着氧气管仍然喘不上气的何全贵瞅着妻子下楼打饭,拔掉氧气管挪到走廊边,打算跳楼。可一扇窗子下面是雨棚,另一侧有人吸烟,不给让空,无奈下他只能又挪回床上。

  “老天爷这是疼我还是惩罚我,为什么死都这么难?”他不止一次的自杀都以失败结束,换来的是家人的提心吊胆和更加严密的陪伴。

  看着丈夫如此痛苦,米世秀偶尔也冒出“不应该”的想法,“他要是走了,可能就没这么难受了”。可她到底还是不忍心,“我不要他像别人一样干活赚钱,就想回家能看到他,能说说话,就成了。”

  镇上有推不开的事,需要她出去时,每每回来还没进门,米世秀就开始“瓜子、瓜子”地喊。

  “非得我答应一声,她才停下不喊了。”何全贵摆弄着戴着红色手机壳的手机。为了省钱,他们夫妻共用一个手机,“有时候她还得出去一趟,红色不是女人用的嘛。”

  下午两点,烈日当空。瞅着天气好,米世秀背上何全贵,要给他洗个澡。

  脱衣服,擦洗身子……

  一条条肋骨凸显在松弛的皮肤下,有些触目惊心。这个身高1.78米的陕西汉子,如今还没有90斤重。

  可即便自己只坐着不动,只是妻子来擦洗,鼻子里插着氧气管的何全贵仍觉得“累得要命”。这是他今年来第一次洗澡,半个多小时的洗澡后,他歇了一个多小时。

  前几年,老何还有一些肺活量的时候,他还能动一动,那个时候他会教小米吹笛子。两个人都喜欢唱歌,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歌颂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

  山脚下镇子上的小车站里,时常有几个开摩的的人,他们等着从客车上下来乘客,送一趟人能赚7块钱。

  2004年刚查出尘肺病不久,因为不能干重活,何全贵也同这些人一样,开摩的送人赚点钱。

  “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患我这病的”,镇上开摩的的朱明德嗓音沙哑,说几句话都要咳嗽几声。

  这似乎已经成为这个镇子的传统,凡是查出患尘肺病的,在还能走动时都会买辆摩托车,送人赚钱补贴家用。

  这个典型的陕西贫困山村,从旬阳县城出发,要走100多公里的山路,弯弯绕绕,路旁是直切下去的断层。去他们最近的医院,要翻山越岭走四五个小时。

  山地贫瘠,当地村民靠种玉米为生,一年种一茬,每斤卖一块五毛钱。种地不赚钱,镇上青壮年多数去大山里挖矿。

  “每个月1000多块。”1998年去秦岭山脉挖金矿的何全贵是镇上最早去的,看着挖矿比种地多赚的钱,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会后悔。

  小镇抬头就是大山,空气极好。讽刺的是,在这座空气透着丝丝甜味的山林里,有成百个因为尘肺病无法正常呼吸的山民。

  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们在大山里开矿,为他们从没接触过的大山外的经济繁荣提供动力。数年后,陪伴着他们出山的,是困住他们一生的尘肺病。

  小矿用工,从没签过劳动合同;又时常从一个矿跳进另一个矿,即便有民间组织帮他们维权,因为拿不出证据,这些被确诊为尘肺病的农民很难从工作过的矿主那儿拿到医药费。

  “一分钱都没拿到。”患尘肺病11年的何全贵猛地坐起,一把接过妻子递过的卫生纸,一阵剧烈咳嗽后,一口浓痰吐了出来。

  因为之前吸入的粉尘,他的肺部变得疤痕密布、严重硬化。“我觉得它已经不起作用了。”何全贵靠在椅子上,喘着气指着自己的肺小声说。

  家对面的那户人家,患尘肺病的儿子早早走了,媳妇改嫁去了矿上。隔壁患尘肺病的侄子,前几年也走了,留下媳妇坐在当街的门前,笑呵呵跟往来的村民打着招呼。

  “你在,咱家就还是个家,咱儿子就还有爹。”在从崩溃的边缘又一次缓过来后,米世秀趴在何贵全耳边悄声说。

  喘不上气时,儿子何进波会在一旁拿着硬纸板给他扇风,帮他揉腰。看着父亲喘得难受,20岁的小伙子忍不住了也会背着他哭。

  中药、西药,甚至别人说的“偏方”,何全贵都尝试着。有网友给他留言说沙棘能治病,他存了心思,平日摆弄手机时总想查一查,可因为不认识“棘”字迟迟查不到。

  “两个刺的一半是什么字?”他带着不好意思开口问。

  在四处的治疗中,他听说了心理疗法,同在安康医院治疗肺结核的李善迟最后走了,他觉得是“没坚持喝药,没自信了”。

  可有时他又忍不住地矛盾,看着对面建起来的二层楼房,想着自己天天打针吃药,给儿子欠了一屁股外债,他恨不得手里有个“安乐药”,“吃下一颗,什么都解脱了”。

  虽想着解脱,何全贵还挂记着儿子的学业。如今儿子在西安的一所技校读汽车营销,他觉得性格内向的儿子不适合“说话”,担心学这个专业以后养不活自己。“就想他有个文化,将来别像我,能干个好差事。”

  听说开网店赚钱,不能四处走动只能摆弄手机的何全贵合计着,“干不了活摆弄摆弄网还行吧”。可开网店的事要从头学,他又担心明天自己一口气喘不上来人就没了,开网店什么的是瞎合计。

  他心里明白,一般尘肺病人,从患病到死去,一般不会超过8年,有不止一个医生告诉他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为此他不让妻子给他买新衣服,“还不如买吃的,今天吃完就没了”。

  米世秀有些害怕夏天的到来,因为“夏天村里经常停电”。停电,意味着制氧机不得不停止运行。

  为了让何全贵有氧气活下去,米世秀的小嫂给送来一台旧的小型发电机。

  “发电机用机油,一个小时就得十几块钱。”何全贵擦了擦鼻腔里的血丝,时刻都要插着氧气管的鼻子极容易上火。去年1000多块的机油钱让他很心疼,他期望有一天还能摆脱这个制氧机,“能去门前的桥上走走”。

  前几天,何全贵跟开胸验肺的“维权英雄”张海超通了电话。“他换肺很成功,听说已经不喘了。”他跟记者说,声音里透着艳羡。

  4年前他就听说过肺移植的治疗,40多万元的手术费以及术后常年服药让他不敢想,可他又忍不住想,“除去大病报销,如果治好了我还能干20年,这些钱肯定能赚回来还上”。

  凌晨4点,老何悄悄地坐起来,靠着身后的被子,他不忍吵醒妻子,再过一个小时她就要起床喂猪了。

  头顶的阁楼上,搁着他为自己打造的棺材,上面盖着的塑料布已落满灰尘。在一旁的,还有妻子手缝的布鞋,5件上衣、3条裤子,那都是用来陪葬的。

  在一次崩溃边缘,何全贵附在小米的耳旁说,已经一屁股债,就不要在这些事上再费钱,用一块厚白布包住就好。他想了想,又嘱咐了一句,到那个时候,“想穿着那件仿皮夹克”。

  看着窗外开始慢慢泛白的天空,“又是一天,”老何喃喃道。(丁菲菲)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