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将军归来——追记扎根高原献身使命的模范领导干部郭毅力
//www.workercn.cn2013-12-29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生命印记

    三口之家第一次团聚时,女儿一岁三个月。贡嘎机场下了飞机,孩子直往外婆身后躲。郭毅力夫妇俩哄半天,女儿却掏出一张照片:“这才是我的爸爸妈妈。”

    刚上小学一年级,被同学们讥笑没有父母的小郭琦,在电话那端边哭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缺氧的高原上,疾病折磨着郭毅力的身体,而给不了孩子完整的爱,更是所有军人最深的痛。

    2006年夏天,郭毅力提出转业,回到成都。

    妻子最清楚,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艰难。那些天,郭毅力一醒来就泪汪汪地说,我又梦见部队了。他与妻子约定,退休后如果还走得动,一定回西藏看看。

    部队的电话突然来了——武警总部首长批示,“此人不可走”。

    第二天,郭毅力穿上军装,再次进藏。

    整整38年,这是他与西藏唯一的一次分离。“我的名字起错了,”毅力“注定要在西藏干一辈子。”他曾开玩笑说,“如果叫苦叫累,如果半途而废,哪还有什么毅力?”

    其实谁都知道,他打心眼里舍不得西藏。

    自从出了趟国,他逢人就说,哪里都没有我们中国西藏美!一觉醒来看看车窗外,他能立即报出地名。下部队路上哪里有一块突出的石头、哪个地方特别颠簸,无需地图娓娓道来。那片高原,那些分布在城镇乡村、雪山戈壁的绿色营盘,都铺展在将军脑海中。

    他更舍不得西藏的人民。

    或许是帮收青稞时老阿妈递上的一杯奶茶,或许是拉练经过老乡门口喝到的一碗清水,38年间,藏族同胞的善良温暖融化在郭毅力心里。

    2011年初,郭毅力在总队医院碰到藏族老乡尼玛旺堆,没有床位,急得团团转。老乡说,村里37年来只有一个赤脚医生。

    将军拉上他,走,带我去看看。

    当年10月,免费培训卫生员、免费提供药品的医疗工作站在拉萨市林周县边林乡卡优村建成。

    近10年来,像这样的村卫生所,总队先后援建10个。官兵们还捐款建设了15所“希望小学”,帮助边远地区推广科技种植,在贫瘠的荒原上种出了绿油油的蔬菜。当雄地震、墨竹滑坡,郭毅力和他的战友们几乎都出现在每一次抢险救灾第一线……

    火化后的郭毅力,右手小指头关节乌黑乌黑。那是高原痛风深入骨髓的印记。

    38年前从四川雅安入藏的100多名武警军人陆续告别高原,郭毅力是留到最后的一个。而他,再也不会离开。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