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一名医生的生命之旅——追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陈绍洋
//www.workercn.cn2013-12-25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他待患如亲,患者对他的最高褒奖便是“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几十年来,“头戴浅蓝色手术帽,身着短袖手术衣,冬天外面裹一身军大衣,风风火火”,是陈绍洋在西京医院的一道独特“风景”。

    “他就是一个好医生的代表。好多病人都是他打的麻醉。”麻醉科副主任张西京说,“小跑,他总是穿个拖鞋,裹个大衣,到处跑。半夜任何时候叫他,都是一路小跑。”

    “每次路上碰见他,我都苦笑着摆摆手说‘你先走’。”麻醉科护士长王雅丽说,有时她还跟陈绍洋开玩笑:要不要给你买双溜冰鞋,好更快一些?

    一天深夜,医院泌尿外科护工刘大姐的母亲突发急性肾出血,需要紧急手术,她忐忑不安地拨通了陈绍洋的电话。陈绍洋二话没说,穿起衣服就直奔手术室。

    “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他确实就能做得到。几十年来,天天做,他也做到了。”麻醉科教授陈敏说,陈绍洋对病人的好,在病人、同事和同行中有口皆碑。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多,在做完肝移植、股骨头移植两次大的移植手术之后,陈绍洋心里放不下的还是病人。

    肝胆外科护士长李琳说,陈绍洋生病之后,琢磨的就是如何给做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镇痛。他还建议护士在给病人拔尿管之前,先给病人输100毫升生理盐水,可使病人拔完尿管后尽快小便,避免感染。

    陈绍洋住院短短一个月内,收到上千条祝福短信和200多个爱心卡片,他10多年前抢救过的病人还专程从美国、加拿大赶回来看他。

    “按道理,麻醉医生跟患者接触不是太多,患者能这么爱戴一名麻醉医生,他创造了医院的一个奇迹。”西京医院政治部主任马晓伟说。

    他爱岗敬业,把麻醉医术做到出神入化,以挽救病人为最大快乐

    “外科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陈绍洋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因为,麻醉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一次,一位车祸病人被紧急送到医院,病人家属要求尽快手术。陈绍洋认为病人呼吸衰竭,氧饱和度降至极限,无法承受手术,当即制止。两天后,病人各种生命体征有所改善,陈绍洋和同事们连夜实施手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陈绍洋常对学生们说,“医生1%或1‰的医疗失误,对病人来说却是千真万确的百分之百。”

    他每次手术后都要总结,揣摩不同个体对麻醉药剂量的需求,成为国内一流的临床专家。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