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娘家人

“我们不仅是工伤职工的服务者,还是资源链接者,法律法规的宣传者,便民、合理、合法维权的引导者”——

为工伤职工奔走的人们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2019-03-05 07:33:14

  殷俊在医院给工伤职工做服务对象调研。

  “工伤探视项目开展5年多以来,龙岗区总工会探访住院职工3万多人次,慰问因工受伤住院职工5600多人,共计发放慰问金260余万元;随着工会社工在探视期间不断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企业、职工法律意识,未购买工伤保险的工伤病人占比从30%下降至16.7%……”谈起这些可喜的变化,殷俊脸上满是笑容。

  殷俊是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的一名专职社工,也是工伤探视项目负责人。5年多来,殷俊和其他工伤探视项目一线社工在工伤职工最艰难时,为他们奔走。

  从工伤探视到精准服务

  龙岗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多达200多万人。辖区内90%以上的企业属于制造行业,而从事这些行业的职工大多工作强度较高;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知识水平较低,岗前安全培训缺乏或不到位导致他们受工伤概率增加。

  为降低受工伤职工人数,解决工伤职工除经济困难以外的需求,深圳市总工会和龙岗区总工会认为,工会工伤探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工伤职工个别扶助层面,而是要发起一个项目——通过购买社工的专业服务,更好地为工伤职工提供精准化服务。2013年7月,深圳市总和龙岗区总采取“工会+社工”的模式,发起工伤探视项目。

  2014年7月,殷俊作为工伤探视项目负责人,与其他社工正式进驻到医院。“过去,工伤探视只是逢年过节到医院慰问工伤职工,社工进驻医院后,探视帮扶就转为常态化了。”殷俊说,最初入驻医院时,工会社工每天访谈近30名工伤职工,收集相关资料,并录入系统。

  “工伤职工的需求是什么?”这是殷俊关注的问题。项目社工调研发现,工伤职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需求、情绪支持与心理辅导需求、维权需求与就业需求4个方面。为回应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殷俊与其他社工开始探索细化服务内容,让服务达到精准化。

  殷俊介绍说,工伤探视项目精准化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4四个方面,一是调研设计板块中服务对象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分别针对受伤期、治疗期、康复期以及再社会化这4个方面对工伤群体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具体需求;二是服务层面的精准化,细化预防、修复、重建三大板块服务,针对个体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吸纳包括法律、劳动保护等部门的力量来帮助工伤职工,为他们提供服务;四是流程标准化,将工伤探视项目流程设计成合理的表格、步骤,以指示引导服务对象。

  从直接服务到维权引导

  小财是殷俊负责的工伤探视项目的一位个案案主,25岁的他刚工作不久就受了工伤,而企业老板只交住院费用后就置之不理了。“小财在医院治疗期间,我们对其进行了探访,为他解读法律方面的知识,让他意识到应主动维护自身权益。”殷俊说。

  然而,在维权过程中,企业老板表示没有与小财签订劳动合同,态度较为强硬。不知如何维权的小财又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有效,超过1年就不会再受理。”殷俊说,考虑到工伤认定过程耗时较长以及小财后期康复等问题,他们决定亲自上门与企业方接触洽谈。

  洽谈过程中,殷俊发现,该企业老板对劳动法律知识十分欠缺,没有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也不知道逃避工伤赔偿会受到处罚。通过努力,老板同意给小财赔偿3个月工资,并承诺工伤康复后可重新回厂工作。此外,老板还认识到,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可以降低企业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的风险,十分必要。

  “这一事件让我们意识到,要减少工伤发生,单个服务对象现状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殷俊说道,项目社工应该充分发挥社工专业能力,通过法律宣导,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范,从而减少工伤事件的发生。

  “我们不仅仅是工伤职工的服务者,还是资源链接者,法律法规的宣传倡导者,以及便民、合理、合法维权的引导者。”殷俊自豪地说。

  从走访摸索到项目培训讲师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龙岗区总工会工伤探视项目已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服务模式,2015年7月,深圳市总要求在全市各区推行工伤探视项目。2017年,该项目纳入龙岗区民生微事实项目。而殷俊也通过最初逐个走访工伤职工,摸索项目服务模式,成长为工伤探视项目的培训讲师,向各区介绍服务经验。

  项目启动初期,由于是试点工作,没有任何标准可参考。在项目服务标准制定、服务流程、服务内容等方面,社工机构负责人、殷俊与深圳市总、龙岗区总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洽谈,初步确定了项目运行制度和一套规范化表格。

  为了确保服务能够契合工伤职工需求,殷俊和其他社工通过走访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在服务过程中,殷俊也成长了。“在服务对象需求方面,以前只是服务对象提什么需求,我就提供什么服务;现在我会思考服务对象的深层次需求,懂得去发掘服务对象的潜力,相信服务对象有做出改变的能力。”

  过去,殷俊只是想做一位助人为乐的社工,如今,她发现工会社工所发挥的能量绝不仅此。在工伤探视项目中,通过对受工伤职工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事故多发的企业进行排查督察,对工业较多的地区进行劳动保护的法制宣传,劳动保护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企业工伤事故数量也会随之下降。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专家型工人李斌:站着是柱,横着是梁

  • 热点人物

    2018年度十佳“科苑名匠”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黄金瞳张艺兴一人分饰两角 演技获赞

    张艺兴主演的《黄金瞳》讲述了平凡无奇的典当行职员庄睿,意外拥有黄金瞳后的故事。《黄金瞳》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一部剧,张艺兴的粉丝也是等了许久才看到,而且这个题材大家也是比较的喜欢的。

  • 双面何冰:既能扬着脖 也能低下头

    “我还有十年就退休了”,这位年过五十的北京人艺演员,在采访过程中总是少不了几分意犹未尽的滋味。即使生活不会发生本质变化,某种仪式感的迫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何冰光阴荏苒,“这真是没想到的事,一到五十哗一下,就感觉这事怎么突然就结束了呢?有点更珍惜机会了。”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霍启刚:粤港澳大湾区打开一扇门,港青应寻更好机遇

    一年前的全国两会,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首次履职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重点关注了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青年的发展。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不久,他再次来到北京参会,对大湾区的未来显得更加信心十足。

  • “吉他大王”郑传玖:造世界知名的中国吉他

    “我从山中来,带着小吉他,精心教制作,脱贫全靠它,回乡再创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正安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郑传玖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不由弹起吉他唱起自编的歌曲。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