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工会人物-正文
朱玉成:探索断肢工伤绿色通道 上千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www.workercn.cn2014-07-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特殊的急救箱

  “做完‘绿色通道’,我们发现还有问题。几乎没人知道断肢之后第一时间怎么处理,很多人因为处理不当,影响了后来的治疗和恢复。合理的保存断指是保证‘植活’的先决条件,如果保存得当,运送及时,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绿色通道”见效了,但朱玉成并不满足。他开始琢磨,怎样让工伤职工恢复得更好。

  朱玉成琢磨着,既然原因出在一开始的急救上,那就从这儿想办法!

  要急救,首先得有工具。为此,安吉县总工会向企业赠送了职工工伤“急救箱”,至今已送出500余个。

  “这里面除了一般的急救用品,像酒精、绷带等,最特别的是专门放了个残肢无菌箱。”拿起一只“急救箱”,一家竹制品公司的工会主席李萍对记者说。

  送了急救箱,还要送急救技术!紧接着,安吉县总工会联合医院,深入企业举办工伤急救知识培训讲课82场。

  “都是座谈会一样,我们这些企业集中在一起,请医生给我们上课。”李萍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培训,企业的工会主席们了解了好多知识。“比如医生告诉我们,不是污染严重的断肢,不需要用水冲洗。还有怎么上夹板,怎么装断肢,学到了很多。”李萍说。

  讲起“绿色通道”推行5年来的情况,朱玉成显得很欣慰,“因为职工得到的保护是实实在在的。”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干工会工作,实实在在最重要。能实实在在让职工得实惠,就算咱们工会干得不错了。”

  “接下来,我们工会要做的就是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如果最终能让全县所有企业都参加‘绿色通道’,那因工伤残疾的职工,不就可能绝迹了吗?”54岁的朱玉成说。

  (图版美术、书法标题 李法明)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