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世界LNG船建造史上的“4个第一”-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领跑世界LNG船建造史上的“4个第一”

——记全国劳模、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LNG总建造师何江华

2020-12-02 09:50:29 来源:劳动报

  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何江华勇立潮头。

  他立志建造中国更先进的LNG船。他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在创造中感受快乐。他造就了闪光的人生,展示了时代先锋的风采。

  什么是他的最爱?LNG船。

  5年来,何江华在亚马尔系列和其他型号的大型LNG船建造中,领衔团队快马加鞭创新,创造了1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与国外同行的赛跑中,创造了世界LNG船建造史上“4个第一”。

  质量最好的围护系统

  全球建造LNG船水平最好的韩国大宇等船企,围护系统密性试验平均漏点在7到8个,何江华和团队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个细节里,平均只有2到3个,多次实现无漏点,创造了世界第一,让韩国船企“心惊肉跳”。

  日本商船三井有几十艘运营的大型LNG船,其中12艘是沪东中华建造的,船东们一致反映中国制造的围护系统质量比其他国家船厂的质量明显好。

  加拿大TK航运公司运营的4艘沪东中华建造的大型LNG船,原计划两年半进坞修理。由于沪东中华建造的围护系统质量好,船东决定5年后船舶再作坞修,节约了几千万修理费、租赁费。船东非常高兴,连连点赞。

  在冰区运营的韩国建造的LNG船,4艘船的围护系统都发生了漏点,严重威胁到船舶的安全运行,只能进厂坞修。而沪东中华建造的22艘LNG船,到现在没1个漏点,确保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为船东节约了大量的修理费用。

  一次完成的气体试航

  LNG船气体试航,都要进行两次繁琐的靠岸装气、卸气流程。何江华想,能不能实现一次完成气体试航的目标呢?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心动不如行动。他夜以继日,精心策划,组织实施。

  1艘LNG船气体试航,仅每次就要消耗各种费用300多万元。近些年,沪东中华建造的8艘大型LNG船,都是一次完成气体试航的,节约费用2500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没有其他国家船企敢一次完成气体试航。

  没人敢做的强度试验

  LNG船压载舱强度试验,都是船舶出坞后再进行的,是建造工艺上的金科玉律。在建造亚马尔系列LNG船时,何江华大胆创新,决定将压载舱强度试验改在船坞里进行,颠覆了世界LNG船建造史上的传统工艺。这让建造LNG船水平最高的国外公司都感到意外。

  压载舱强度试验在船坞里进行,围护系统绝缘箱安装、机舱管路安装、低温模块安装效率翻倍提升,我国大型LNG船的建造周期,一下子接近了世界建造LNG船周期的最好水平。“天璇星”号LNG船提前3个月交付船东,创造效益近1亿。

  唯一可造两种燃料舱

  挥发率更低、运营成本更优的MARKIII型薄膜围护系统燃料舱越来越受到船东青睐。由于中国没有这项核心技术,这些年数百亿订单擦肩而过。

  2018年何江华主动请缨,扛起了制造MARKIII型薄膜燃料舱重任。没有详细技术资料,要在1年时间里实现实船建造,不少专家认为天方夜谭。韩国造船专家更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建造。

  何江华将担当镌刻在攻坚克难上,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编制了上百万字的中国MARKIII型薄膜燃料舱制造方案。

  法国达飞公司23000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最大的LNG加注船等船东,对沪东中华提交的MARKIII型薄膜燃料舱质量赞叹不已。

  韩国船企已有建造MARKIII型薄膜燃料舱20年经验,虽然沪东中华建造时间只有短短的7个月,性能却远超世界建造水平最好的韩国船厂。韩国船企一声叹息之余,更清醒意识到,中国造船技术的飞速进步已不可阻挡。

  2019年,沪东中华成功建造的4个高质量MARKIII型薄膜燃料舱,首次货舱次层粘连全部实现了密性试验零漏点,成为这项技术的世界领跑者,也是全球能同时建造这两种围护系统燃料舱的唯一企业。

  中国创造的一个符号

  何江华以特别能战斗的劳模精神,带领团队砥砺奋进,成就了沪东中华迄今是中国唯一能够建造LNG船的企业。正在建造的第四代大型LNG船,比国产第一代14.7万立方米LNG船的日油耗指标下降了51%;突破了在大型双主机推进船上布置两套大尺寸艉气处理的SCR装置的难题,不论天然气燃料模式还是燃油模式 ,都可以实现全天候绿色运行。一系列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中国创造的一个符号。

  对于这样难得的专家,不少知名公司心里痒痒的,都想将他“占为己有”,于是通过各种方法,做何江华的“思想工作”。他们开出各种条件,让他去他们那里发展事业,有些公司干脆直截了当说:“待遇你自己可以提,我们一定尽量满足。”一家有名的国外航运公司,更是开出了200万元的年薪以及其他诱人的条件。可是,何江华依然没有心动。

  不动心的理由是什么?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何江华说,我的根在中国,在沪东中华,在建造中国的LNG船上。(文 赵竺安)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回村创业 她让家乡荒山花果飘香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 “东超兄弟”:用实干圆梦“空中成像”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