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工匠”周皓:从没有“差不多”-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深海工匠”周皓:从没有“差不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锐
2020-11-23 07:23:5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深海工匠”周皓的人生信条里,从没有“差不多”

  【身边的大国工匠】“选择这份事业,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

  “我的工作主要是深海科研装备的加工、制造和维修。”周皓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

  自2016年进入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来,他3次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去马里亚纳挑战者深渊进行科考,在工作中解决各项海试科研装备的技术难题168项,合理升级改造66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科研装备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20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为中国深海科考创造多项纪录、国产深海设备突破万米挑战保驾护航的“深海工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名列其中。

  “技术大拿”结缘深海

  2016年6月至8月,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和“原位实验”号深渊着陆器3次突破万米深度,最大深度达10935米,宣告我国深渊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当时,刚进入深海所3个多月的周皓承担并圆满完成了随航保障任务,被中科院授予“深渊科考骨干成员”称号。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远航。

  此前16年,周皓在辽宁阜新矿业集团从一名技校毕业生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经过他手加工改装的设备,合格率达100%,使用寿命也更长。他不仅是全市的钳工状元,还熟练掌握车、镗、铣、刨多个机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被“老东家”称为“建厂70年来唯一一个所有设备都会操作的工人”,还是“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

  2016年3月,刚成立不久的深海所面临专业人才短缺,当时致力于寻求技术突破的周皓,偶然发现自己刚好符合所有条件。36岁的“技术大拿”周皓由此结缘深海。

  深海科研装备是要到万米以下海底作业的高精尖产品,对材料、加工精度的要求很高。而深海所使用的深海科研装备都是自主研发,没有定型产品,所以每个零部件都是“首件加工”,加之万米以下海底要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在小拇指指甲盖上放了一辆轿车”,零件加工难度更大。但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周皓始终保持着零件加工“零失误”的纪录。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陆地机械与深海设备相比,虽工作原理相通,却在诸多细节上大有不同。”为迅速适应新工作、熟悉新设备,刚到深海所,周皓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好几天,时常加班到天亮,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一路走来,周皓的“拼”是出了名的:为了练好技术,他曾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用坏的锉刀近千把;哪里有活哪里到,他是十几位师傅的“共享徒弟”,令老师傅们将一生“秘笈”尽数传授;工资低,买不起专著,他就天天去书店蹲着看……

  三次远赴马里亚纳海沟科考,第一次52天、第二次68天、第三次54天,对天生晕船的周皓来说,就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里,生不如死”。曾经,他连续7天没吃东西,除了工作就是吐。有时,风浪大到连站稳都难,工作时他不得不请同事站在后面拽住他的腰带。

  一次,赶上冬季太平洋的台风季,就连常年出海的船员都吃不消。更糟糕的是,一个巨浪打上甲板,把已经准备完毕的43套海底地震仪全部打飞、破损严重,而船上没有那么多备件可换。

  “出海科考计划的安排都很紧凑,设备坏了必须及时修复,否则会影响接下来的科研任务。”经过26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周皓终于在第二天凌晨5时修复完毕,保证了第一条测线的正常布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国家。

  “辛苦是辛苦,但能为我国海洋强国作贡献,人生还是挺有价值的。”周皓说。

  从来就没有“差不多”

  在周皓的人生信条里,从来就没有“差不多”。

  在他看来,机械虽不会说话,但反应是最真实的,工人如果干活毛躁、偷工减料,机械寿命就长不了,“差不多其实就是差挺多”。

  不论图纸上的数据是多少,加工之前他总要再检验一遍;一个零件哪怕已经加工10遍以上,每一次他还是会琢磨哪里能更好;细心负责,设备每次都要反复测试……“有周技工在,我们出海科考就很安心”,跟周皓合作过的很多科研人员都视他为“最佳搭档”。

  凭借精湛的技艺、追求极致的精神,诸多深海装备制造技术难题在周皓手中一一破解:

  ——在国产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总装工作中,水平尾翼轴承基座由于焊接变形安装后转轴无法旋转,最终是周皓提出修平法,经过4天手工修磨才调整成功,得到总设计师等专家的高度认可。

  ——他为“天涯”号深渊着陆器设计制造的万米级海水取样搭载装置,成功获取了120多升万米海水样品和20多升原位海水样品。

  ——他设计制造的生物诱捕装置,加装在“原位实验号”深渊着陆器上,在雅浦海沟7884米深度捕获狮子鱼,是国内首次、也是当时国际上在雅浦捕获深度最深的狮子鱼。

  “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是给科学家使用的,必须要保证各项科学实验的顺利实施,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热爱和激情。”周皓说。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新圈:在民族文化中找到根和魂

    当年,从没去过草原的刘新圈凭着“一朵洁白的想象”,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火遍全国的草原歌曲《套马杆》。

  • 赶场“双十一”的欧美歌手

    在去年“双十一”晚会上,被我们亲切称为“霉霉”的美国当红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专程从大洋彼岸飞到国内来献唱的盛况想必很多人依旧记忆犹新。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回村创业 她让家乡荒山花果飘香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 “东超兄弟”:用实干圆梦“空中成像”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