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江苏省劳模胡建军:常规+细节+过程=奇迹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胡建军,1987年8月参加工作,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8月被上级教育部门看中,出任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校长。当时的后六初级中学是一所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师资短缺,优秀教师不断竞争进城,优秀生源不断外流,成为面临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他走上校长岗位以后,提出“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坚持“规范科学,求真务实,低耗高效,追求卓越”的管理宗旨,倡导“释放潜能,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敢于争先”的办学精神,走出了一条低耗高效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的管理模式。“后六现象”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来校考察的人数达20万,后六中学成为全国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被评为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和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

  一.理念朴素  引领前进步伐

  2004年,当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面临撤并时,胡建军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成为后六中学的掌舵人。踏入校门的第一天,他组织了一场行政座谈会,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高声唤醒大家对教育的责任和信心:“一所学校,如果不打造自己的办学之魂,这所学校就缺少一种灵气,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就会枯竭”,“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校长寄语头一次回荡在后六中学的校园上空。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他说:“后中人,人人有希望,个个须努力;只有拼搏今天,才能拥有灿烂明天。大家要释放潜能,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敢于争先。”他的一席话,为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发扬团队捆绑精神,形成合力,奋力前行,同时,为后来后六中学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胡建军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引领全校师生,对“教育良心”进行追溯与重塑,使学校教育更具使命感和道德价值,促使老师逐步建立起“自觉育人”的理念,构筑起学校的一块精神高地。

  二.管理精细  凝聚和谐团队

  后六中学十分注重学校管理,胡建军把管理的要诀概括为:“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这一管理理念,平实而质朴,好学且易行,是学校管理的秘诀。他认为,初中教育属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其本质属性是素质教育。因此,初中教育要追求教育的本真,对学生素质要进行全面培养。多年来,后六中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坚持把常规、过程、细节的管理置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与框架之中,用素质教育统领常规管理,基于这种坚定的认识,后六中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所规定的课程计划,坚决做到按计划开齐、上足、力求教好所有课程。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问题上,学校历来是由细微处着眼、从严处入手、抓严抓实教育全过程。他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真心是解决矛盾的一把万能钥匙。实践让他深深体会到,言教不如身教,为此,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为了后六中学的教育事业,有时会近一个月不回家,就是这样的他,以个人的言传身教,以每天的点点滴滴,慢慢汇聚起了颗颗人心,渐渐凝聚成了后六中学的和谐团队。

  三、科学取舍  铸就持续发展

  历年来,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基于学校师资、生源、办学条件的现状,他一直倡导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和探索,他向老师大胆提出:课堂不要“看上去很美”,要实在的效果;课堂教学对象瞄准“70%”,后六中学的课堂着力服务中下等学生,抓住班级后70%的学生,对尖子学生则教他方法,特别准备作业、思考题等等让他适当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衡量的标准:知识不在教给多少,而在于教会多少,课堂中的防差重于课后的补差。他这种大胆地放弃了那些低效的管理和虚假的教研课,返璞归真,落实规范有效的常规管理,追求实惠高效的校本教研,懂得科学放弃、有舍有得的管理方式,成为后六中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后六中学教书育人走向成功的管理法宝。

  四.不懈努力  只为心中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人生也因为有了梦想而充满希望和奋斗的激情。胡建军说:我是一名普通农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书在农村,大学毕业后,仍回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个年头。我的身上永远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我从一名农村孩子,当上一名乡村教师,又成长为一名乡村学校的校长,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育。我永远是农民的孩子,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校长,我要扎根于农村的教育事业,让农民的孩子读书不再进城择校,在自己家门口的学校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我要让乡村学校成为教育梦延伸的地方。

  目前,后六中学在劳模胡建军的不懈努力下,从一所濒临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在地方百姓中有口碑,在全省同行中有地位,在全国教育界有影响的农村知名品牌学校。如今全体后六中学人在胡建军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始终秉承“良心责任事业,苦干实干巧干;质朴淡定务实,常规细节过程”的办学精神,坚持科学严谨,求真务实作风,把先进的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让一流的目标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坚持守常规、超常规、破常规、建立新常规的工作思路,在坚守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力争更大成效。(朱峰  秦益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